![]() ![]()
|
教育政策論壇 Educational Policy Forum |
|
|
教育是塑造未來社會的長期工程,在全球化與科技化的浪潮下,教育的角色不僅是知識的傳遞,轉而承擔推動社會進步、回應產業需求、守護公共健康與培育公民素養等多重使命。當前社會正面臨少子女化、產業結構轉型、科技滲透與公民身心健康等多重挑戰,教育體系必須在制度設計與現場實踐之間找到最佳平衡,並以科學化、系統化與人本化的策略,確保教育效能持續提升、社會影響力不斷擴展。此意味著教育發展需要同時具備長遠的政策視野與靈活的實務回應,才能在不確定性與變動之中保持韌性與創新力。 本期所收錄的四篇研究,從高等教育、國際比較、教育人力與青少年健康和媒體素養等多重面向,具體展現教育如何在不同層級與領域回應環境變遷的挑戰。 首先,湯堯與林念臻兩位先生針對高等教育與產業鏈結的探討,藉由指標系統的建立,協助大學在策略規劃、管理與成效評估上形成更精準的依據,並推動產業與學界之間的互利共榮。其次,張芳全先生運用跨國數據分析教育年數、國民所得與學習素養的關係,揭示教育投資與成果之間的互動模式,為資源配置與政策評估提供具啟發性的國際視角。面對新興的健康風險,張得軒先生與張鳳琴先生分析社群媒體中針對電子煙的隱性行銷策略,提出結合媒體素養與健康教育的方案,強化青少年對風險產品的辨識力與抵抗力,展現教育在公共衛生領域的防護功能。在教育現場的人力議題方面,張義雄與蕭岳誌兩位先生探討教師使命感如何透過工作環境的嵌合與適配,影響其在職場的留任意願,呼應了穩定教育人力對學習品質與教育永續的重要性。 本期刊登之論文跨越高教產學合作、國際教育比較、幼教人力管理與青少年健康教育等領域,皆以策略化思維與實證研究為基礎,展現教育在不同層面回應社會需求的多元樣貌。教育的價值,不僅在啟發思維,更在於將知識轉化為行動、將政策落實為實踐,並在多變的全球環境中持續為人類福祉注入動能。 全文閱讀@ERICdata高等教育知識庫 |
||
| 202508 (28:3期)期所有篇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