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正教育研究 Chung Cheng Educational Studies |
|
第一篇論文為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朱啟華教授撰寫之〈教育與政治的對話—以W. Flitner的教育學說為例〉。本文以精神科學教育學的代表人物之一,W. Flitner的教育學說進行探討,在1945年前的學說除了重視學習者能力陶冶及由歷史的角度詮釋教育的意義外,也關注教育的社會功能,尤其是文化的傳承與創新,亦即以社會—文化面向的討論為主。在1945年之後,Flitner不論在理論與實務,都明確地表達出對於政治問題的關注,重視教育應當要發揮在社會—政治層面的功能。經由對Flitner教育學說的討論,顯示精神科學教育學實際上具有面對獨裁政權,解決社會—政治問題的面向。本文申論出這類教育主張實際上能夠面對政治問題,並提出在教育上因應之道,具有學術應用與參考價值。 第二篇文章為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傳播科技研究所王俊斌教授撰寫之〈公辦公營國民小學實驗教育與職前師資培育課程之對應發展研究〉。本文以一所公立實驗小學為個案,透過實驗教育理論研究、文件與檔案分析、參與觀察(包含實驗教育課程觀課以及實驗教育課程實作工作坊),以及實驗學校實習輔導教師「焦點團體訪談」等多元方法,探究公辦公營實驗教育職前師資培育與在職教師專業發展之問題與需求。本文根據參與觀察與焦點訪談資料結果,針對職前師資培育課程、教育實習制度、在職實驗教育教師專業增能提出建議。本文一方面關注實驗教育學校之理念與課程教學問題,另一方面,提出學校型態實驗教育職前師資培育之可行做法,可以作為我國公辦公營國民小學實驗教育與職前師資培育課程研究的參考,也可以提高讀者對於實驗教育與職前師資培育的認識。 第三篇論文為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學系李藹慈教授、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內科部曾芬郁教授、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腫瘤醫學研究所、醫學教育暨生醫倫理學科暨研究所許駿教授、國立臺灣大學附設醫院內科何肇基臨床教授、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學系碩士廖虔珮合著之〈問題導向學習對醫學系學生學習表現之影響—以某醫學院跨學系小組討論課程為例〉。本文針對個案醫學院,探討導入1年的問題導向病理與藥理小組討論課程後,學生的學習表現。採單組前後測設計,透過104及105兩學年進行資料蒐集,結果發現,醫學生在參與一學期的問題導向小組討論課程後,整體的學習即有進步,特別在自我導向學習、批判性思考、主動參與、推理技巧、獨立研究等層面,唯有團體互動並沒有明顯成長,然而在第二學期後,學習曲線則進入高原期,未發現顯著的成長。而醫學生參與的組別是否為跨學系小組,在整體的學習表現與各構面,並無顯著不同。此外,教師引導技巧中的結構式學習引導,能夠預測醫學生的學習表現。本文提出實務與未來研究上之相關建議,有助於問題導向學習之設計,以及醫學教育之參考。 第四篇論文為南華大學視覺藝術與設計學系曾惠真副教授撰寫之〈藝術教育實踐與理論研究—以視覺文創的「設計素描」實務為例〉。本文以視覺文創的「設計素描」課程結合藝術策展為由,執行大學教學研究的「美術設計與手繪精進計畫」,深入探討繪畫的元素「點」和「線」的形式原理並運用於教學內容中。運用文獻分析法、品質思考法和問卷調查法三種研究方法闡述藝術理論,並進行問卷分析。本文經由藝術鑑賞內容啟發學生的想像力與創作力,並透過成果展以美感行動提升美感知能,引導學生透過創作與展覽傳達個人的思想與情感,以及實踐社會責任、發展良好的人際關係,可以作為藝術教育實踐與理論研究的參考,也可以提高讀者對於藝術教育的認識。 全文閱讀@ERICdata高等教育知識庫 |
||
202106 (20:1期)期所有篇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