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與政治的對話——以Wilhelm Flitner的教育學說為例,ERICDATA高等教育知識庫
高等教育出版
熱門: 王善边  崔雪娟  黃光男  朱丽彬  王美玲  黃乃熒  
高等教育出版
首頁 臺灣期刊   學校系所   學協會   民間出版   大陸/海外期刊   政府機關   學校系所   學協會   民間出版   DOI註冊服務
閱讀全文   購買本期
篇名
教育與政治的對話——以Wilhelm Flitner的教育學說為例
並列篇名
Dialogue between Education and Politics: W. Flitner’s Doctrine of Education
作者 朱啟華
中文摘要
精神科學教育學(geisteswissenschaftliche Pädagogik)在教育學史上,常被批評缺乏社會批判力,故對於納粹獨裁政權的興起束手無策。主要原因在於1945年之前的精神科學教育學因為重視社會—文化價值的重建,而缺乏批判地反思這些既有的傳統文化。然而這是否也適用於1945年之後該項教育學說的發展?是否精神科學教育學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也無法對社會—政治問題進行反省,並提出未來在教育上的因應之道?為回答這些問題,本研究以該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W. Flitner的教育學說為例,進行探討。Flitner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後的教育學說有不同的著重點。在1945年前的學說除了重視學習者能力陶冶及由歷史的角度詮釋教育的意義外,也關注教育的社會功能,尤其是文化的傳承與創新,亦即以社會—文化面向的討論為主。但對社會中的政治問題,則較少著墨。然而,在1945年之後,Flitner不論在理論與實務,都明確地表達出對於政治問題的關注;在理論方面,亦即在教育學性質的界定上,認為教育學應成為具有行動力的科學,教育人員對社會,尤其是政治的問題,要具有加以解決的責任感。至於在學校教育目的、教學原則與教材等實務面,則關切啟蒙學習者的政治意識與教導有關的學科知識,以培養自由與成熟的個體,避免類似納粹獨裁政權再現。Flitner在1945年之後的學說,重視教育應當要發揮在社會—政治層面的功能。這顯示了精神科學教育學具有關切政治問題,並加以回應的面向。
英文摘要
In history, “geisteswissenschaftliche Pädagogik” was often accused of a lack of critique towards the authoritarian regime in Nazi Germany. To evaluate the rightness of the censure, this article enquires the educational theory of W. Flitner, who was an important figure in this school of thought. This article founds that before 1945, Flitner’s theory focused on the cultivation of learners’ abilities and emphasized cultural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as part of educational functions. In comparison to his earlier writing, which tended to discuss educational questions from a socialcultural perspective, after 1945, Flitner increasingly paid more attention to political issues. In redefining the nature of pedagogy, he argued that pedagogy should become a science for action, implying that educators should take responsibility for solving social and political problems. As for schooling practice, he also made efforts to establish a new understanding of some categories of schooling such as its purpose, teaching principles and materials to prevent the recurrence of authoritarianism. Flitner maintained that by awakening learners’ political awareness and providing relevant subject knowledge, educators should cultivate them as free and mature individuals. Given this context, this article argues that the censure of “geisteswissenschaftliche Pädagogik,” which was based on critics’ neglect of Flitner’s postwar ideas, is inappropriate and should be open to question.
起訖頁 001-036
關鍵詞 系統教育學普通教育學W. Flitnersystematic pedagogygeneral pedagogyW. Flitner
刊名 中正教育研究  
期數 202106 (20:1期)
出版單位 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院
DOI 10.3966/168395522021062001001   複製DOI
QR Code
該期刊
下一篇
公辦公營國民小學實驗教育與職前師資培育課程之對應發展研究

高等教育知識庫  閱讀計畫  教育研究月刊  新書優惠  

教師服務
合作出版
期刊徵稿
聯絡高教
高教FB
讀者服務
圖書目錄
教育期刊
訂購服務
活動訊息
數位服務
高等教育知識庫
國際資料庫收錄
投審稿系統
DOI註冊
線上購買
高點網路書店 
元照網路書店
博客來網路書店
教育資源
教育網站
國際教育網站
關於高教
高教簡介
出版授權
合作單位
知識達 知識達 知識達 知識達 知識達 知識達
版權所有‧轉載必究 Copyright2011 高等教育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務信箱:edubook@edubook.com.tw 台北市館前路 26 號 6 樓 Tel:+886-2-23885899 Fax:+886-2-2389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