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全文 | |
篇名 |
引領世界文學漸行漸近:《漸近線》國際文學翻譯雜誌
|
---|---|
並列篇名 | Asymptote: Towards a More Inclusive World Literature |
作者 | 李耀龍、吳澤君 |
中文摘要 | 早於一八二七年,歌德 ( J. W. von Goethe) 便提出了「世界文學」(Weltliteratur) 的概念。根據愛克曼 ( J. P. Eckermann) 所寫的《歌德談話錄》,歌德讀到一本中國傳奇,對書裡流露博文約禮的思想,人與自然的和諧,以至靜逸儒雅的氛圍都深表折服。歌德從中國傳奇中對道德的看重聯想到法國詩人貝朗瑞 (P. J. de Beranger) 風格迥異、不道德卻又引人入勝的詩歌,他相信不同文化的詩均是「人類的共同財產」,並對愛克曼說:「我喜歡環視四周的外國民族情況,我也勸每個人都這麼辦。民族文學在現代算不了很大的一回事,世界文學的時代已快來臨了。現在每個人都應該出力促使它早日來臨。」(朱光潛譯,1982,頁113)不過歌德的主張在他的時代並沒有實現,對當時的歐洲人來說,「世界文學」仍處在比較混沌的狀態,東方文學依然遙遠,遑論南亞、非洲、南美文學。時至今日,經濟全球化的帶動下,各國文化交流日漸頻繁,文學亦要迎接當代語境產生的種種挑戰,作家的文化背景多元複雜,文學作品的面向不再囿於本國。「世界文學」的發展大概遠遠超過了歌德所能構想。 |
起訖頁 | 245-252 |
關鍵詞 | 世界文學、翻譯、英譯、漸近線、雜誌、免費、線上刊物 |
刊名 | 編譯論叢 |
期數 | 201309 (6:2期) |
出版單位 | 國家教育研究院 |
該期刊 上一篇
| 外國地名譯寫之檢視與研析 |
該期刊 下一篇
| 學而時譯之:《複眼人》英譯者的學習札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