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勵很難嗎?幼教師資生在正向教育鼓勵技術方案之學習受益,ERICDATA高等教育知識庫
高等教育出版
熱門: 朱丽彬  黃光男  王美玲  王善边  曾瓊瑤  崔雪娟  
高等教育出版
首頁 臺灣期刊   學校系所   學協會   民間出版   大陸/海外期刊   政府機關   學校系所   學協會   民間出版   DOI註冊服務

高等教育知識庫  新書優惠  教育研究月刊  全球重要資料庫收錄  

篇名
鼓勵很難嗎?幼教師資生在正向教育鼓勵技術方案之學習受益
並列篇名
Learning Benefits of Positive Education Encouragement Programs for Preschool Education Students
作者 鄭曉楓張英熙李明晉
中文摘要
本研究探討幼教師資生在正向教育鼓勵技術方案之課室學習、實作實踐及反思回饋的學習經驗,進一步理解鼓勵所產生的相關效益。正向教育鼓勵技術方案共4週,每週2小時,共8小時。研究參與者為北部某公立大學幼教系二年級師資生55位。研究方法採現象學。研究結果有三:首先,鼓勵的重點在優勢的發揮與價值的傳遞,鼓勵技術之落實是對事件的多元理解並回應孩子的特質。第二,同理心是鼓勵的前鋒與平台、鼓勵能激發孩子對自己與他人的正向遷移、接續性鼓勵具有翻轉的效益。第三,鼓勵創造了師生同盟,也成就了一個彼此看見的正向循環。
英文摘要
The present study examined the learning experiences of 55 second-year preschool education university students in a positive education encouragement program. The program lasted 4 weeks, with one 2-hour session per week. The study adopted a phenomenological methodology and yielded three findings. First, encouragement is root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strengths and the transmission of values and based on a multiperspective understanding involving experience and child characteristics. Second, although empathy is a crucial antecedent to encouragement, continual encouragement weakens or reverses its effects. Finally, encouragement creates a shared teacher–student vision and a virtuous cycle of viewing others positively.
起訖頁 1-25
關鍵詞 幼教師資生正向教育現象學鼓勵Early Childhood Teacher EducationPositive EducationPhenomenologyEncouragement
刊名 課程與教學季刊  
期數 202504 (28:2期)
出版單位 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
該期刊
下一篇
在地化藝術資源應用於幼兒園美感教育之探究──以亞洲大學附屬現代美術館為例

教師服務
合作出版
期刊徵稿
聯絡高教
高教FB
讀者服務
圖書目錄
教育期刊
訂購服務
活動訊息
數位服務
高等教育知識庫
國際資料庫收錄
投審稿系統
DOI註冊
線上購買
高點網路書店 
元照網路書店
博客來網路書店
教育資源
教育網站
國際教育網站
關於高教
高教簡介
出版授權
合作單位
知識達 知識達 知識達 知識達 知識達 知識達
版權所有‧轉載必究 Copyright2011 高等教育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務信箱:edubook@edubook.com.tw 台北市館前路 26 號 6 樓 Tel:+886-2-23885899 Fax:+886-2-2389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