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中正教育研究 Chung Cheng Educational Studies |
|
第一篇論文為國立高雄科技大學資源教室黃顯棻輔導員及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學系陳慈幸教授撰寫之〈感化教育少年離校後追蹤輔導—矯正學校教師的觀點〉。本文訪談10名矯正學校之教師,聚焦於少年矯正學校執行追蹤輔導之運作現況,並透過矯正學校教師觀點瞭解感化少年離校後面臨之困境,亦深入瞭解教師執行追蹤輔導時所面臨的困境與因應策略,指出矯正學校教師與少年之互動經驗為影響追蹤輔導執行成效之重要因素、矯正學校教師執行追蹤輔導時不具備強制力,學生容易有失聯的情形,和橫向單位之間連結不足等,顯示追蹤輔導執行尚有改進的空間之論述。本文提出矯正學校追蹤輔導目前存在的狀況,並提出在教育上的因應之道,具有學術應用與實務參考價值。 第二篇文章為逢甲大學行銷學系林志皇助理教授撰寫之〈演而優則學!以心理劇方法提升大學商管教育教學成效與學習滿意度〉。本文以準實驗法並連同量化和質性的方式蒐集資料,針對商學院大學生透過心理劇的方式讓同學們將學習到的專業知識即時展現在課堂中,課程結束前更讓同學分享課堂中演出中的想法。研究結果顯示,融合心理劇的劇場教學方法,在學生的學習滿意度上,顯著地優於傳統教學方法,另同學們對於劇場教學方法的課程多表示正向態度。全文質量並重,並有助於針對心理劇應用在商管教學之設計,具有實務應用之價值。 第三篇文章為台南應用科技大學國際企業經營系張同廟副教授撰寫之〈大學生知覺生命意義、公民行為與服務學習成效之研究〉。本文以問卷調查參與服務學習課程之大學生,探討生命意義、公民行為與學習成效關係之研究,結果指出,生命意義對公民行為具有顯著影響、公民行為對學習成效具有顯著影響及公民行為對生命意義與學習成效的影響具有中介效果,並建議應強化學生對生命意義應有的正確認知、引發學生自主展現公民行為,並強化其能更深一層知識運用,以彰顯服務學習成效。全文有助於激勵大學生展現公民行為,並可供教師、學校單位作為未來服務學習可能調整之參考。 第四篇文章為國立中正大學師資培育中心暨教育學研究所陳姚真副教授、國立中正大學教育所蕭何典博士生、國立中正大學物理學系謝立宜助理教授,以及國立中正大學物理學系甘宏志教授以及撰寫之〈智慧創客教學之探究:以普通物理實驗—力學為例〉。本文旨在開發普通物理實驗微電腦教學模組暨教材教具,並應用智慧創客教學「普物實驗—力學」課程,課程中創意互動教學及互動教學模式營造創課實驗教學場域,激發學習自主學習與創課精神,達到學用合一。研究採準實驗設計探討學生學習成效,結果顯示,「力學實驗設計概念與架設能力」、「程式設計概念與撰寫能力」皆顯著提升;而學生的「時間管理、訊息處理、專心、解決學習困難策略」與「程式設計概念與撰寫能力」及「期末測驗表現」有顯著正相關。本文有助於讀者更加瞭解創意互動教學外,亦為翻轉教學實務領域帶來豐富的參考價值。 全文閱讀@ERICdata高等教育知識庫 |
||
202206 (21:1期)期所有篇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