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與多元文化研究 Journal of Educational and Multicultural Research |
|
本期一共收錄四篇文章,主題涵蓋教育、文化暨多元文化領域,研究方法取徑於資料庫、問卷量表與內容分析。第一篇作者謝志龍以Lareau對於Bourdieu的文化資本理論之延伸來作為論述依據,同時運用臺灣教育長期追蹤資料庫的大數據進行實證分析。作者根據其所提出的文化資本概念,進一步區辨出「家長認識或選擇學校」、「家長主動聯繫學校」及「擔任家長委員或義工」三類家長參與學校教育的行動,然後探討社會階層與家長參與的關聯,並且檢驗家長參與學校教育對國中學生在校表現與教育分流的影響。第二篇聚焦於異性戀大學生對同志家庭親職撫養與孩子適應的負向態度做探討。作者張德勝與王采薇的研究發現,大學生性別、同志家庭類型、撫養態度層面之三因子交互作用未達顯著;不利孩子適應的分數顯著高於不利親職撫養的分數;男生對同志家庭不利親職撫養的分數顯著的高於女生;學生對男同志家庭態度和女同志家庭的分數沒有顯著差異;不利親職撫養層面和不利孩子適應層面達顯著中度正相關,女生的相關係數顯著高於男生。 王淑芬在第三篇文章主要以內容分析為方法,探究2014年國小高年級社會領域教科書時序概念教材的特色。研究發現,教科書使用大量過去日期的詞彙,且以「西元、民國」的數量最多,也一致化地出現不少臺灣歷史分期的詞彙。再者,教科書以分期詞彙作為時序架構來編寫編年史與發展史。作者提出的建議包括,宜教導計算日曆時間、從學科觀點教導時序概念的內涵、發展史教材宜著重教導主題與外部因素的互動關係、避免傳遞歷史進步論的意識型態。第四篇的論文中張凱程乃從遊戲與閱讀參與切入,並關注此些活動參與對孩子專注力的作用,及相關背景、控制、中介等變項,是否是造成幼兒認知發展有明顯階層化的因素。研究結果顯示,課室專注力會正向影響幼兒認知發展,而遊戲社會合作的程度愈高,閱讀愈積極,會提高課室專注力,並有利於認知發展。更重要的是,出身愈貧困,與家長教育程度愈低之家庭,愈少去閱讀,課室專注力也愈差,進而造成其認知發展與其他家庭幼兒的明顯差距。 全文閱讀@ERICdata高等教育知識庫 |
||
202105 (23期)期所有篇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