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高等教育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
|
第一篇〈探究學生就讀大學之學校選擇考量因素:以學術型高中學生的觀點為例〉,本文由國立嘉義大學教育學系教育行政與政策發展碩士班黃于庭碩士和楊正誠教授共同撰寫。本研究探討嘉義、臺南、高雄地區四所學術型高中三年級學生在升學選校時考量的因素。透過問卷調查,分析學生在學術、經濟、跨領域、國際交流、區域特色、課外活動、校園設備這七個面向上認為最重要的因素,期能將研究發現提供各大學做為校務推廣及招生參考。研究結果顯示,校園無線網路的流暢、新型教室設備和先進研究設備是學生首要關注的因素;在跨領域學習方面,多元的跨領域學分課程、優質的通識課程以及雙主修機會也備受學生重視;在學術層面,大學的學術聲望及師資力量則是學生的重要考量。 第二篇論文為〈「數算有好事發生」對大學生幸福感及感恩特質之影響〉,作者群包括國立東華大學教育與潛能開發學系劉唯玉教授和林侑璉碩士生。本研究探討「數算有好事發生」練習對大學生幸福感與感恩特質的影響,並驗證其作為正向心理學介入策略的有效性。研究採用準實驗設計,以臺灣東部某大學修讀教學原理課程的40名學生為對象,並使用幸福感量表與感恩特質量表進行測量。研究結果顯示,「數算有好事發生」能顯著提升實驗組的生活滿意度與感恩特質,特別是在感謝他人、感念恩典及珍視當下等方面。雖然整體幸福感與正向情緒的量化結果未達顯著,但質性分析顯示,參與者普遍感受到壓力減輕、情緒改善,並對生活中的正向事件有更多覺察。 本期收錄之最後一篇論文為〈教育實習輔導教師與指導教師之經驗敘說與制度省思〉,係由國家教育研究院教育制度及政策研究中心黃秀雯博士後研究和國立東華大學花師教育學院多元文化教育碩博班王采薇副教授共同撰寫。有鑑於教育實習是完成師資職前教育課程、通過教師資格考試,正式取得教師證的最後一哩路,更是奠定教師專業能力的基石,爰本研究經由訪談師資培育大學實習指導教師與國小實習機構輔導教師,探討臺灣教育實習制度的現況、問題及挑戰,並提出改進策略建議。研究發現,實習機構輔導教師需在本職工作外指導實習學生,在缺乏足夠的支持與誘因下,影響其擔任的意願或輔導品質;師資培育機構與實習機構間的合作,缺乏結構性與系統性的實習課程規劃;實習學生因角色模糊與支持不足,面臨教學專業發展的困難;而「先考試後實習」的設計雖具篩選功能,但因考核標準寬鬆,未能有效促進專業成長,使實習過程易流於形式。 全文閱讀@ERICdata高等教育知識庫 |
||
202506 (20:1期)期所有篇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