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研究集刊,201812,(64:4期)-ERICDATA高等教育知識庫
高等教育出版
熱門: 朱丽彬  黃光男  王善边  王美玲  崔雪娟  黃乃熒  
首頁 臺灣期刊   學校系所   學協會   民間出版   大陸/海外期刊   政府機關   學校系所   學協會   民間出版   DOI註冊服務
教育研究集刊
 

教育研究集刊
Bulletin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在兩篇「研究論文」中,首先,教育政策一文,作者借用「回溯式政策分析」的理論架構,主要借重官方文獻與文件,依序分析九年國教與十二年國教的形成背景、法律依據、政策規劃與執行(包括定位、目標、入學方式、課程及教學、經費及學費、師資),最後則是實施成效評估。該文值得注意的幾點有:一、形成背景中指出,九年國教的影響因素除了學界所熟知的「適應國家經濟建設」的經濟因素外,也含括「以阿六日戰爭教育啟示」的軍事因素及「延長教育振興中華文化」的政治文化因素,此兩點是過去學界所較少提及的。另從與十二年國教實施做對比,點出入學考試制度是影響新制實施的關鍵,並以親身參與決策及推動的經驗,提出中肯的改進建議。二、政策規劃與執行中指出,推動兩大政策所涉及的經費財源問題,是影響政策決策的關鍵因素,文中說明了當時蔣總統如何政策指示克服困難。三、政策實施評估中指出,入學制度是九年國教與十二年國教的核心,但是傳統價值觀、升學主義與壓力及入學考試制度的改革,卻一直是各界關注的焦點,也是壓力與爭執的所在,進而左右了實施的成敗。

其次,學校建築與規劃一文言,作者透過官方的法規與文件,根據國中學校建築的政策、法規、案例和成效,將50年的發展分為安全和標準化時期(1960∼1970年代)、創意和新建築時期(1980∼1990年代)、優質和複合化時期(2000∼2010年代)等三時期六階段,這是學界首先倡議的。文中揭示各時期的建築原則或特色,並附以自拍相片做為佐證(如1960年代波浪式屋頂);1980年代臺北市等新設國中建築在造型色彩、庭園景觀、休憩空間、教育情境與社區融合上,已呈現出創意。宜蘭縣自1989年起,新設(修)學校呈現出無圍牆設計、造形幽雅、設計精緻、開放空間、鄉土意境、低造價等特色。

1990年代因為強調人權維護,注重學校無障礙環境的建置,同時也開始重視學校的人文教育環境、本土教育環境、學校文化環境的建構。2001年以後,受到九二一大地震影響,多校損毀後進行重建與修復,校園建築強化耐震設計。再者,也受到全球永續發展理念的影響,學校引進綠建築設計的作法。另,受少女子化影響,閒置空間需進行活化再利用,以及性別主流化與資訊化等,也都影響校園設計。2011年以後,受到數位化、工業4.0影響,臺北市率先開始打造數位學習環境、建構智慧校園。而校園委外經營、複合用途及資源共享,亦皆成為校園建築營運的新課題。該文不僅揭示50年來國中學校建築風格數度改變與其特色,也點出校園建築實受美、英、日發展與國內學校建築研究影響,以及國內經濟條件變化的約制,更進一步揭示校園規劃理念的改變,主要自1990年代開始倡議開放教育,空間開放成為重要元素之一,由國小延伸到國中,加以特殊教育無障礙、校園安全事件、友善校園等理念都因人權理念漸受重視的影響,而從單純的學校建築設計轉向整個校園的空間規劃。

在「議題與趨勢」部分,學生輔導一文,作者首先以時間為經,綜覽國中學校輔導工作的歷史發展與變革;再以主題為軸,舉出過去輔導工作的重要內涵與特色進行分析;第三,則以影響輔導工作推動的關鍵因素之一:輔導教師,分析其角色地位及培育與任用;之後,在過去基礎上,前瞻學校輔導工作的發展趨勢與挑戰。該文作者首先嘗試將過去50年的發展分為三階段,並揭示其中變化與特徵,其要點如後:一、1950∼1970年代,從早期輔導概念萌芽、試驗,進到輔導活動課程之設置與持續。由此可知,就輔導課程地位言,從原本單獨設置「指導活動」一科,之後改為「輔導活動」科。2000年實施九年一貫課程後,新設「綜合活動學習領域」課程,「輔導活動」與童軍及家政兩科分別或協同進行教學。二、1980∼1990年代,學校工作內涵與重點已從輔導活動課程持續實施,進到學生心理成長議題挑戰之因應及轉型。由於此時期臺灣社會快速變遷,青少年犯罪問題日增,中輟、藥物濫用、性騷擾與侵害、霸凌、毒品防制等問題,深深影響校園,因此政府先後推動璞玉、朝陽、春暉等專案,以及認輔制度、攜手、家庭輔導、生涯輔導、網路輔導等計畫,使學校輔導工作量備增且難度日高。三、2000年後迄今,從輔導工作的法制化,進到輔導諮商的專業化。原本輔導工作的法源,是分別規定在《國民教育法》等相關法規中。配合十二年國教的實施,2014年《學生輔導法》公布施行,提供完整的法源基礎;另外,也開始精進輔導教師與人員的輔導諮商專業知能。該文指出,在50年中,國中輔導工作內涵呈現五項特色:一、扣合社會脈動;二、開始重視文化敏感;三、強調彈性多元;四、以法律規範工作內涵;五、友善共好與適性揚才。其中,值得注意的重要改變有:一、長期以來,政府政策及學校輔導工作的心力,多用於學生負向行為的輔導,但2012年以後轉向積極正向成長活動的推動。二、國、高中生涯輔導開始受到重視與落實。從九年國教實施之初,由於國中生畢業將面臨分流,無論升高中、高職、五專或就業,都要適度輔導。但是在強大升學壓力下,職業輔導工作一直無法落實。2014年十二年國教實施後,國中生涯輔導工作開始受到重視,而在少子化壓力下,高中職端也樂意與國中配合,於是出現與以往不同的狀況。學生選擇生涯進路,無論是升學或就業,都開始重視適性發展。有鑑於長期以來國中學校輔導工作的成敗,輔導人員的良窳是關鍵因素,因此該文進一步檢討輔導教師的專業定位、職前培育、考試與任用、繼續教育與督導等課題。最後,揭示未來發展兩項趨勢是:生態系統觀的導入與專業跨領域的合作;至於將面對的兩項主要挑戰,則是輔導教師需具備多元文化觀點與多種能力,以及學校督導制度的建立。

總之,經由以上九年國民教育、學校建築與規劃及學生輔導三個面向的討論,吾人確實可以發現1968年實施九年國教後,歷經50年的歲月,與之前的初中、初職階段相比,國中校園無論在宏觀與微觀面向上,都與實施前有重大變化。但是當初的決策是否正確?此種變化的結果,究竟是利或弊、是好或壞、是得或失?或許因為評斷觀點、角度、立場與檢討時間點的種種差異,以致言人人殊、評價不一,但都無法否認前述諸項改變已經發生的事實。

除專刊議題相關的三篇論文外,本期也刊載一篇「研究紀要與學術評論」—「知之為不知,不知為知之,學習也:論不知本位教與學」,有別於專刊的歷史考察文章性質,該文比較知識本位與不知本位教學模式的差異,強調未來更多研究應該探討如何不知的知識論引入教學。

全文閱讀@ERICdata高等教育知識庫
201812 (64:4期)期所有篇
教師服務
合作出版
期刊徵稿
聯絡高教
高教FB
讀者服務
圖書目錄
教育期刊
訂購服務
活動訊息
數位服務
高等教育知識庫
國際資料庫收錄
投審稿系統
DOI註冊
線上購買
高點網路書店 
元照網路書店
博客來網路書店
教育資源
教育網站
國際教育網站
關於高教
高教簡介
出版授權
合作單位
知識達 知識達 知識達 知識達 知識達 知識達
版權所有‧轉載必究 Copyright2011 高等教育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務信箱:edubook@edubook.com.tw 台北市館前路 26 號 6 樓 Tel:+886-2-23885899 Fax:+886-2-2389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