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正教育研究 Chung Cheng Educational Studies |
|
第一篇論文為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學系陳建志助理教授、碩士楊欣樺及國立高雄師範大學人力與知識管理研究所劉廷揚教授撰寫之〈知覺主管轉型領導、組織氣氛與工作投入關係之研究──兼論職場友誼之調節效果〉。本文旨在探討南部私立科技大學行政人員知覺主管轉型領導、組織氣氛、職場友誼與工作投入之關係,透過結構方程式等量化分析,從行政人員的觀點驗證主管轉型領導、組織與職場工作投入三者間的關係。全文深入解釋了主管的領導方式對其部屬間的影響,同時亦從部屬間的組織氣氛與職場友誼,全面性地審視行政人員之工作投入的正向調節效果。全文既能作為組織單位主管的領導方針參考,亦可提高行政人員對自我價值及同仁間相處的認識,進一步營造友善職場環境,從而提升工作上的投入程度。 第二篇文章為新北市立三和國民中學周思伶教師與大葉大學觀光旅遊學系林建信教授共同撰寫之〈未來情景想像促進創造力?無法容忍歧義與不確定性的負面效果〉。本文由未來時間觀之延伸性為始,以積極因應為中介歷程,探討其與創意自我效能之關係,並探究無法容忍歧義與不確定性(intolerance of ambiguity and uncertainty)在其中所扮演的調節角色。全文蒐集318份未有職場經驗之高中學生問卷,透過量化迴歸分析,探究四者間的中介調節關係與影響脈絡,嘗試以未來時間觀出發,思考著個人的創造力、適應力、積極正向之交互關係。全文深入淺出地以數據論述積極因應之特質在未來時間觀與自我效能間起了支持強化的關鍵作用,也提出歧義容忍有助於生成新穎實用的問題解決方案的觀點,從而反證難忍歧義不確定程度愈低者,愈能延伸其抽象的未來時間,增加其對未來願景的想望,並帶來更高度的創新思維。該研究以科學性方式驗證108課綱之核心價值—素養導向,強調與時俱進的靈活能力,實為創新發展、不被時代淘汰之必需,強調教學方式及培育選用人才之法須與時俱進,具有學術應用與實務參考價值。 第三篇文章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鍾宜玲博土生撰寫之〈以韓劇《黑暗榮耀》為例,淺談校園霸凌與修復式正義〉。本文以今年頗受歡迎的韓劇《黑暗榮耀》為教案,從劇中角色與對白的分析,讓學生認識人權的基本內涵及修復式正義,並引導學生進行價值的思辨與選擇,期許能防治校園霸凌的發生,引發學生實踐保護人權價值的行動。本文一方面針對校園霸凌與人權教育的完備性及管教措施進行探討,一方面也透過個案分析法,透過劇中角色人際溝通狀態與對白,連結學生經驗,從而解析霸凌與受害者、旁觀者之間的關係,以及如何以修復式正義(restorative justice)取代應報式正義(retributive justice)。全文整合了影視作品、校園霸凌、人權教育等社會議題,並佐以具吸引力及反思性的教案,嘗試將108課綱倡議的議題以融入式教學策略呈現,深具教學實務價值。 全文閱讀@ERICdata高等教育知識庫 |
||
202306 (22:1期)期所有篇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