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教學法對同質群體與異質群體道德認知發展影響的比較研究,ERICDATA高等教育知識庫
高等教育出版
熱門: 崔雪娟  王美玲  李明昆  王善边  黃昱倫  黃乃熒  
高等教育出版
首頁 臺灣期刊   學校系所   學協會   民間出版   大陸/海外期刊   政府機關   學校系所   學協會   民間出版   DOI註冊服務
閱讀全文
篇名
討論教學法對同質群體與異質群體道德認知發展影響的比較研究
作者 陳英豪
中文摘要
本研究主要目的是在探討「討論、角色取替與辯論」等道德認知教學法,是否較傳統的公民與道德教學法,更能刺激和促進國中生道德認知的發展,以及探討道德認知教學法對同質群體(能力分班)與異質群體(未實施能力分班)之影響程度是否不同。研究的對象為高雄市瑞豐國中一年級學生178人及新與國中一年級學生264人,共422人。整個實驗研究包括5個小實驗,每個小實驗各有一個實驗組與一個控制姐,由同一位教師擔任教學。實驗I及實驗II屬異質群的部份,實驗III、IV及V屬同質群的部份。每個小實驗均採「實驗組控制組後測設計」,屬單因子實驗設計,自變數為教學方法,分為兩個水準,即道德認知教學法與傳統的公民與道德教學法,依變數為道德判斷成熟分數與道德判斷階段。研究的工具包括青少年認知發展測驗與道德判斷測驗兩種。研究結果分別採用共變項分析(共變項為認知發展分數)及χ2考驗法來考驗實驗組與控制組的道德判斷成熟分數與道德判斷階段有否顯著差異。茲將所得結果摘述如下: (一)討論、角色取替與辯論等道德認知教學法較傳統的公民與道德教學法更能刺激或促進國中一年級學生道德認知的發展。 本研究發現異質群的部份,實驗組的道德判斷成熟分數及道德判斷階段顯著高於控制組;同質群部份有兩個小實驗其實驗組的道德判斷階段亦高於控制組,可見道德認知教學法確較傳統的公民與道德教學法更能促進學生的道德認知發展。道德認知教學法所以較優,是因為此種教學法所提出的兩難故事情境,會導致個體原有認知結構之解體,然後再經由與同儕及教師之互動而使認知結構重組,也就以更高階段的思考模式來作道德推理。 (二)異質群的道德認知教學效果優於同質群。 本研究發現異質群的兩個小實驗,其實驗組的道德判斷成熟分數均顯著優於控制組;而同質群的三個小實驗,其實驗組與控制組的道德判斷成熟分數則無顯著差異。異質群之教學效所以較佳,可能是異質群更能提供不同道德判斷階段的觀點,增進同儕互動的機會,因此更能促進受試者道德認知的發展。 (三)教師本身為影響道德認知教學效果的重要因素。 本研究的異質群部份有兩小實驗,分別由不同的教師擔任教學,結果發現採用道德認知教學的兩個實驗組,其道德判斷階段有顯著的差異,但採用傳統公民與道德教學法的兩個控制組則無顯著差異。傳統的公民與道德教學法所以較不受任課教師的影響,可能是此種教學法已有較固定的模式和教材,而Kohlberg式的道德認知教學法則屬新興的教學法,尚無固定的教學模式,雖然採用相同的兩難故事教材,但因教師本身對道德認知發展論及教學過程瞭解程度的差異,而使教學效果有著明顯的不同。
英文摘要
The main purposes of this study were 1) to compare the teaching effects of classroom discussion with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 (preaching) upon students’ moral judgment; 2) to compare the effects of classroom discussion upon homogeneous and heterogeneous groups. The subjects consisted of 422 7th graders in Kaohsiung. Instruments used in this study were (a) Kohlberg’s Moral Judgment Interview, (b) An Inventory of Piaget’s Developmental Tasks. Both tests were revised and standardized by the author. The major findings of the study were as follows: 1. Classroom discussion raised the students level of moral judgment more than traditional methods of moral preaching. 2. The effects of classroom discussion upon heterogeneous students moral development were superior than that of homogeneous students. 3. Teacher themselves were an important variable that affected the students moral development.
起訖頁 130-168
刊名 教育學刊  
期數 198210 (4期)
出版單位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該期刊
上一篇
孟子與荀子的教育思想
該期刊
下一篇
認知發展與道德判斷、角色取代能力、創造力及人格的關係

高等教育知識庫  閱讀計畫  教育研究月刊  新書優惠  

教師服務
合作出版
期刊徵稿
聯絡高教
高教FB
讀者服務
圖書目錄
教育期刊
訂購服務
活動訊息
數位服務
高等教育知識庫
國際資料庫收錄
投審稿系統
DOI註冊
線上購買
高點網路書店 
元照網路書店
博客來網路書店
教育資源
教育網站
國際教育網站
關於高教
高教簡介
出版授權
合作單位
知識達 知識達 知識達 知識達 知識達 知識達
版權所有‧轉載必究 Copyright2011 高等教育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務信箱:edubook@edubook.com.tw 台北市館前路 26 號 6 樓 Tel:+886-2-23885899 Fax:+886-2-2389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