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假个人本位论,ERICDATA高等教育知識庫
高等教育出版
熱門: 朱丽彬  曾瓊瑤  黃光男  王善边  王美玲  崔雪娟  
高等教育出版
首頁 臺灣期刊   學校系所   學協會   民間出版   大陸/海外期刊   政府機關   學校系所   學協會   民間出版   DOI註冊服務
閱讀全文
篇名
真假个人本位论
並列篇名
On True and False Personality-Based Theories
作者 康永久任平
中文摘要
最近读到197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奥地利籍经济学家A·哈耶克的《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一书,书中有关真假个人主义的论述引起了我强烈的兴趣。哈耶克认为,真正的个人主义的现代发展始于约翰·洛克,尤其始于伯纳德·曼德维尔和大卫·休谟,而在乔亚塞·塔克尔、亚当·弗格森和亚当·斯密以及他们伟大的同代人埃德蒙·伯克的著作中,这种真正的个人主义首次形成了完整的体系。这种个人主义之所以是真正的,是因为它具有前后一致性,不会导出集体主义或理性主义的结论或后果。而虚假的个人主义,主要以法国人和其它大陆国家的作家为代表 最著名的有]百科全书]派成员卢梭和重农主义者,笛卡尔主义者的理性主义在这些人的著作中起了关键的作用。这种理性主义者的个人主义之所以是虚假的,是因为它总是有演变为个人主义的敌人─社会主义或集体主义的倾向。
英文摘要
From Hayek's perspective, Rousseau's anti-social personality-based theory, Ellen Key's personality-based theory on educational process or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or neo-humanist personality-based theory can be all seen as false personality-based theories. The article, through an analysis of their falseness, reveals the quality of true personality-based theory which emerged only a little in educational anthropology and real existentialist educational philosophy and developed into mature form in Dewey's educational thought.
起訖頁 1-72
刊名 教育研究與實驗  
期數 200107 (76期)
出版單位 華中師範大學
該期刊
下一篇
[师德]研究

高等教育知識庫  新書優惠  教育研究月刊  全球重要資料庫收錄  

教師服務
合作出版
期刊徵稿
聯絡高教
高教FB
讀者服務
圖書目錄
教育期刊
訂購服務
活動訊息
數位服務
高等教育知識庫
國際資料庫收錄
投審稿系統
DOI註冊
線上購買
高點網路書店 
元照網路書店
博客來網路書店
教育資源
教育網站
國際教育網站
關於高教
高教簡介
出版授權
合作單位
知識達 知識達 知識達 知識達 知識達 知識達
版權所有‧轉載必究 Copyright2011 高等教育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務信箱:edubook@edubook.com.tw 台北市館前路 26 號 6 樓 Tel:+886-2-23885899 Fax:+886-2-2389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