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博伊斯到毛澤東 ——約爾格·伊門多夫(Jörg Immendorff)早期實踐中的「批評和自我批評」,ERICDATA高等教育知識庫
高等教育出版
熱門: 黃光男  朱丽彬  王善边  王美玲  崔雪娟  黃乃熒  
高等教育出版
首頁 臺灣期刊   學校系所   學協會   民間出版   大陸/海外期刊   政府機關   學校系所   學協會   民間出版   DOI註冊服務
閱讀全文
篇名
從博伊斯到毛澤東 ——約爾格·伊門多夫(Jörg Immendorff)早期實踐中的「批評和自我批評」
並列篇名
From Beuys to Mao: the Criticism and Self-Criticism in Jörg Immenforff’s Early Artistic Practices
作者 黄碧赫
中文摘要

約爾格·伊門多夫(Jörg Immendorff, 1945-2007)是德國新表現主義繪畫的代表人物之一。作為上世紀六十年代約瑟夫·博伊斯(Josef Beuys, 1921-1986)在杜塞爾多夫藝術學院的重要學生,伊門多夫早年行動作品卻在學界較少得到關注。本文首先通過梳理其1960年代的教室實驗、社會參與項目「Baby計劃」和「Lidl計劃」,探討這位藝術家在博伊斯影響下的行動作品中的藝術體制批判。其後,以伊門多夫1970年代初自我批評式的「存貨盤點」項目和創作自述《此時此地:做我們該做的》(Hier und Jetzt: das tun, was zu tun ist)一書為核心,結合時代背景,觀察這位藝術家從前衛主義實驗者到毛派擁躉者的轉變中的自我批評實驗。作者認為,伊門多夫的自我批评实验折射了藝術體制批判的困境,以及前衛藝術實踐中所面臨的個人與集體、觀念與實踐之間的悖論性問題。

 

英文摘要

Jörg Immendorff (1945-2007) is one of the key figures of German Neo-Expressionist painting. In the 1960s, Immdenforff wa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upils of Josef Beuys (1921-1986) at the Kunstakademie Düsseldorf; however, Immendorff’s early performance-based projects received less attention than his later paintings. This paper first investigates into Immendorff’s early artistic exper-imentations in the classroom at Kunstakademie Düsseldorf, and the socially participatory practices Baby Project and Lidl Project, and discusses Immendorff’s art institutional critique under the im-pact of his mentor Beuys in the 1960s. The paper then moves on to Rechenschaftsbericht, a project Immendorff carried out in the early 1970s, and his book Hier und Jetzt: das tun, was zu tun ist. In this part, the author examines Immendorff’s self-critic discourse and practice in his transformation from an avant-garde art practitioner to a Maoist follower. The author argues that Immendorff’s crit-icism and self-criticism not only reveal the predicament of institutional critique, but also the para-dox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individual and collective, concept and practice that avant-garde art is faced with.

 

起訖頁 023-050
關鍵詞 伊門多夫博伊斯毛澤東前衛主義批評與自我批評
刊名 藝術評論  
期數 202007 (39期)
出版單位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DOI 10.3966/101562402020070039002   複製DOI
QR Code
該期刊
上一篇
自殘、裸體與慈悲: 阿布拉莫維奇的身體行動方法(MPA)初探
該期刊
下一篇
復甦與沈寂:重探1950年代的「新世界劇運」

高等教育知識庫  閱讀計畫  教育研究月刊  新書優惠  

教師服務
合作出版
期刊徵稿
聯絡高教
高教FB
讀者服務
圖書目錄
教育期刊
訂購服務
活動訊息
數位服務
高等教育知識庫
國際資料庫收錄
投審稿系統
DOI註冊
線上購買
高點網路書店 
元照網路書店
博客來網路書店
教育資源
教育網站
國際教育網站
關於高教
高教簡介
出版授權
合作單位
知識達 知識達 知識達 知識達 知識達 知識達
版權所有‧轉載必究 Copyright2011 高等教育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務信箱:edubook@edubook.com.tw 台北市館前路 26 號 6 樓 Tel:+886-2-23885899 Fax:+886-2-2389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