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情境化”与“再情境化”──教师理解变革性实践的话语表征机制,ERICDATA高等教育知識庫
高等教育出版
熱門: 崔雪娟  黃光男  朱丽彬  王善边  王美玲  黃乃熒  
高等教育出版
首頁 臺灣期刊   學校系所   學協會   民間出版   大陸/海外期刊   政府機關   學校系所   學協會   民間出版   DOI註冊服務
閱讀全文
篇名
“去情境化”与“再情境化”──教师理解变革性实践的话语表征机制
並列篇名
De-contextualization and Re-contextualization: The Dynamics of Discourse Representation in Teachers' Understanding of Reformative Practice
作者 杨帆陈向明
中文摘要
教育变革经常面临的问题之一是变革的意义在学校层面遭遇“衰变”和“扭曲”。本文采用质性研究方法, 通过跟踪北京市某小学引入主题教学的课例研究过程, 采用话语分析的方法对教师的对话进行分析, 以考察主题教学这一“变革性实戏”的意义在学校层面是如何发生变化的。研究发现,教师在日常研讨中使用的描述和解释体系构成了一套为新旧教学方法赋予意义的学校话语。这套话语作为学校的本土解释模式,通过“去情境化”和“再情境化”等机制, 对外来的变革性实践的意义进行重构, 使教师能够以本土的方式理解变革! 本文将这一意义贼予过程称为学校话语的“表征”功能。
英文摘要
A problem that educational reform faces is the disintegration of meanings of reform at the school level. This research uses qualitative methods to examine the process of a lesson study in a primary school in Beijing, which has introduced "thematic teaching" as a reformative practice. Discourse analysis is employed to look into the process of the teachers' discussions on the reform practice. A series of teachers' native concepts have been found to have been playing an important role as a system of descrip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the outside reform. As a mode of local interpretation, school discourse has re-constructed the meanings of reformative practice through dynamics of "de-contextualization" and "re-contextualization", which has helped teachers understand the reform in a way that is meaningful to them. We call this function of meaning-making the" representation" of school discourse.
起訖頁 132-145,191
關鍵詞 变革学校话语表征去情境化再情境化
刊名 北京大學教育評論  
期數 201304 (11:2期)
出版單位 北京大學
該期刊
上一篇
民元北大校长严复去职内幕
該期刊
下一篇
高校教代会代表的参与路径和参与周期──基于某综合性大学的案例研究

高等教育知識庫  閱讀計畫  教育研究月刊  新書優惠  

教師服務
合作出版
期刊徵稿
聯絡高教
高教FB
讀者服務
圖書目錄
教育期刊
訂購服務
活動訊息
數位服務
高等教育知識庫
國際資料庫收錄
投審稿系統
DOI註冊
線上購買
高點網路書店 
元照網路書店
博客來網路書店
教育資源
教育網站
國際教育網站
關於高教
高教簡介
出版授權
合作單位
知識達 知識達 知識達 知識達 知識達 知識達
版權所有‧轉載必究 Copyright2011 高等教育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務信箱:edubook@edubook.com.tw 台北市館前路 26 號 6 樓 Tel:+886-2-23885899 Fax:+886-2-2389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