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與多元文化研究 Journal of Educational and Multicultural Research |
|
本期一共收錄四篇文章,內容與主題極其多元,研究方法質性、量化皆有,在教育上的意涵與重要性則是同等彰顯。第一篇作者陳秋惠與鍾莉娟採用行動研究,進行核心反應訓練(PRT)融入自閉症學童社會技巧課程的探討;其以PRT為基礎,設計「社會技巧課程─早餐約會」,針對三位國小普通班自閉症學童(ASD),進行16次的教學行動研究;結果發現,ASD均缺乏早餐店的社會技巧能力,但在課程實施中均呈現穩定進步的趨勢,整體而言,ASD皆能有正向的學習表現,且能激發其在語言、互動、模仿等其他正向行為。第二篇研究則是選定達悟族夏曼.藍波安的《海浪的記憶》與《黑色的翅膀》為海洋生活世界的主要表徵媒介作為閱讀文本,設計不同身分屬性的參與者進行文本閱讀與焦點團體討論;作者王應棠認為,在進行此研究的相關文本分析時,不同的前見和語言指涉的多義性顯現意義的豐富多元性,因此只有一種正確的詮釋是不可能的;然而,他亦強調,這也不是要提倡相對主義的理解模式,而是主張跨文化理解要在對等的開放關係中獲致共識而開啟、豐富彼此對文化的認識。 謝亞恆在第三篇進行「臺灣地區幼兒教保服務人員與其他職業工作者專業承諾之比較」,於2015年以問卷方式針對全臺灣地區民眾進行抽樣調查。研究結果認為,私立幼兒園教師與私立幼兒園教保員的主觀社會地位偏低,工作倦怠感較公立幼兒園教師與公立幼兒園教保員高,且工作投入程度也較公立幼兒園教師與公立幼兒園教保員低,顯示在幼托整合政策的實施之下,私立幼兒園教師及私立幼兒園教保員專業承諾明顯偏低,可能會不利於幼教品質之提升。第四篇作者許崇憲則是根據宗教信仰者對同性戀者的態度來檢驗性別歧視的中介效果。研究主要發現包括,沒有信仰者普遍持正向支持態度,基督信仰者、佛教徒、及民間信仰者採取負向態度;其次,佛教信仰直接負向預測對同性戀家庭權的支持;再者,基督信仰對同性戀家庭權無直接預測力;最後,較常參與宗教活動的虔誠基督徒較不支持同性戀家庭權,較少慈悲性別歧視的基督徒則站在較支持的立場。 全文閱讀@ERICdata高等教育知識庫 |
||
202005 (21期)期所有篇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