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與多元文化研究 Journal of Educational and Multicultural Research |
|
揭櫫本刊創刊宗旨,以及植基於歷任編輯人員之努力,本屆期刊工作團隊承先啟後,在版面設計與編輯委員暨顧問的陣容上,做了些許的圖像改變與調整擴充。本期總共收錄四篇水準之作,量化與質性典範兼具,包括有資料庫分析、內容分析、對應分析與文件分析等研究方法。 第一篇由張芳全所著之「國中生英語學習成就之多層次模型分析」,透過基隆市國民中學生學習表現資料庫,以班級及學生層次因素進行多層次模型分析,研究結果有助於瞭解影響國中生英語學習成就的個人層次因素與班級脈絡因素,以及班級的英語學習動機,對於學生補習英文時間、英語學習成就具有的調節效果。 第二篇為劉正、楊承祥和許湘翎所做之能力分班、補習與學習成效的關聯研究,以「臺灣教育長期追蹤資料庫(TEPS)」2005年第三波高中職學生及家長的問卷進行量化分析,再輔以實際的深入訪談,分析城鄉差距及學校屬性如何左右能力分班與補習對學習成效的影響。 第三篇乃楊琇惠與李崗所寫之「我國課程統整理念之發展與研究現況探究」。作者認為,國內對於課程統整的認識,隨不同的時空背景而指涉不同的概念內涵;尤其今日正值推動十二年國教核心素養之際,目前各學習領域與學習階段,對於「如何進行課程統整」的相關研究仍有待充實。 第四篇則是楊幸真與陳建州所著的「臺灣社會愛情觀的多元性與共同性」。作者以2006~2011年《自由時報》與《蘋果日報》的副刊之「對愛情的意象」、「對愛情的態度」、「對分手的描述」,表示台灣社會關於愛情的共享價值,以對應分析圖像,呈現台灣社會關於愛情的共享價值在不同時間與不同行動者之間的差異。 全文閱讀@ERICdata高等教育知識庫 |
||
201805 (17期)期所有篇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