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政策論壇 Educational Policy Forum |
|
教育環境日趨複雜,在面對多變的情境之中,校長必須跳脫傳統的決策思維,以創新變革來因應各種挑戰。然而,校長常面臨許多保守僵化、不知變通、既得利益等利害團體的抗拒或阻撓,甚而不理性地撻伐。校長若一味地與之抗衡衝突,僅會徒增許多掣肘,將無益於校務推展。因此,校長應援引外部具公信力的佐證資料,明確指出學校發展的現況與問題,讓組織成員知覺環境變化與衝擊,才能即早因應各種變化。 排名是能夠最快瞭解學校本身的定位,以及協助校長進行校務改善最好的指標。然而,排名真的能夠讓被評比的學校瞭解本身的優劣,強化彼此之間的良性競爭?還是只淪於各校數字化的軍備競賽?面對這個質疑,相信並非可以立即確實地回答,但無可否認的,現行仍有許多排名機制行之已久,甚至成為公認的評價準則。陳宇芃、詹惠雯與林豐政三位先生即以QS、THE、ARWU三大世界大學排名系統為題,探討不同系統所使用的排名準則,透過深入分析討論,瞭解這些準則的關聯性與權重差異性等,相信可以對校長治理校務有實質的助益。校長除了必須面對學校排名的殘酷挑戰之外,退場相信是更難以接受的裁決。面對少子化的衝擊,辦學品質不佳的私立學校因而停辦解散已經不是罕見的案例,而私校退場需要處理三個難題,即教師工作權益、學生就學權益,以及學校資產處置。本期收錄的第二篇論文作者曾新元先生則就退場條例涉及的政策制定脈絡,運用政策週期分析架構進行相當深入的討論,試圖釐清行動者、意識型態、價值論述等議題,提供了一個更全面與多元的論點,更有助於相關教育政策的推動與執行。校務經營絕非只靠校長一人,校長雖能扮演領頭羊的角色,但仍需要學校組織成員的支持協力,所以校長必須不斷學習,而且領導方式還必須轉化為以學習為中心的領導關係,在這其中涵括了專業社群、協力團隊、轉化學習等不同的思維。在面對由多種不同變項所形成的複雜模式中,校長應該如何著手或借力使力,才能發揮事半功倍之效,可以詳參本期第三篇由劉鎮寧先生所撰之論文,透過階層迴歸與結構方程模式剖析各變項之間的關係,再以深入淺出的詮釋對校長領導提出實質建議。面對多變的情境,校長的決策必須因地制宜。偏遠地區學校校長面臨的問題不因學校教師人數少就會比較少,如何提高教師的留任意願是相當重要的挑戰。陳榮政與魯盈讌兩位先生針對偏遠地區學校教師留任意願進行分析,再討論校長的治理方式與學校組織氣氛的關係,發現校長在校務治理對內與對外應採合宜的策略,才能營造出高度信任關懷的組織氛圍,進一步有助於提升教師的留任意願。校長領導與校務治理是教育行政研究重要的研究課題,本期刊登的四篇論文分別從不同的角度切入,提供不同的思維,希望能為校長決策提供具有實質且有建設性的參考依據。 全文閱讀@ERICdata高等教育知識庫 |
||
202305 (26:2期)期所有篇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