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附關係與憂鬱症狀之因果模式探討:罪惡感與羞愧感之中介角色及其與憂鬱症狀之關係,ERICDATA高等教育知識庫
高等教育出版
熱門: 朱丽彬  黃光男  王美玲  王善边  曾瓊瑤  崔雪娟  
高等教育出版
首頁 臺灣期刊   學校系所   學協會   民間出版   大陸/海外期刊   政府機關   學校系所   學協會   民間出版   DOI註冊服務
閱讀全文
篇名
依附關係與憂鬱症狀之因果模式探討:罪惡感與羞愧感之中介角色及其與憂鬱症狀之關係
並列篇名
An Exploration on the Causal Model between Attachment and Depression: The Mediating Roles of Guilt and Shame and Their Relations to Depression
作者 陳金定
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考驗所提之因果模式,並從中探討罪惡感與羞愧感在因果模式中之中介角色,以及兩者與憂鬱症狀之關係。研究對象為高中職一、二年級學生共653人(男314人、女339人)。資料以結構方程模式(SEM)、淨相關及半淨相關處理。研究結果顯示:第一,本研究所提之因果模式獲得支持,然中介角色只有羞愧感有顯著作用。第二,羞愧感與憂鬱症狀有直接關係,罪惡感必須透過羞愧感才能影響憂鬱症狀。第三,羞愧感排除與罪惡感之相關後,或是排除罪惡感在羞愧感及憂鬱症狀之相關後,羞愧感與憂鬱症狀仍有顯著相關,而罪惡感在以上兩種情形下,跟憂鬱症狀都沒有顯著關係。最後,研究者提出未來研究之建議。
英文摘要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test a causal model between attachment and depression, with guilt and shame as mediating variables. Participants were 653 seventh- and eighth-grade students with 314 males and 339 females.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and semi-partial and partial correlation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data.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causal model was supported, but only shame played a significant mediating role in the model. Guilt could indirectly affect depression by means of shame as a mediator. Besides, when the shared variance between shame and guilt was controlled, the unique component of shame was still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depression. Finally,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future research were suggested.
起訖頁 491-512
關鍵詞 依附關係羞愧感罪惡感憂鬱AttachmentDepressionGuiltShame
刊名 教育心理學報  
期數 200807 (39:4期)
出版單位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該期刊
下一篇
不同策略教學及鷹架中介設計對個體數學文字題解題學習潛能開展效益影響之動態評量研究

高等教育知識庫  新書優惠  教育研究月刊  全球重要資料庫收錄  

教師服務
合作出版
期刊徵稿
聯絡高教
高教FB
讀者服務
圖書目錄
教育期刊
訂購服務
活動訊息
數位服務
高等教育知識庫
國際資料庫收錄
投審稿系統
DOI註冊
線上購買
高點網路書店 
元照網路書店
博客來網路書店
教育資源
教育網站
國際教育網站
關於高教
高教簡介
出版授權
合作單位
知識達 知識達 知識達 知識達 知識達 知識達
版權所有‧轉載必究 Copyright2011 高等教育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務信箱:edubook@edubook.com.tw 台北市館前路 26 號 6 樓 Tel:+886-2-23885899 Fax:+886-2-2389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