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課程研究 Journal of Curriculum Studies |
|
第一篇是由潘慧玲與洪瑞璇共同發表的文章,題目是〈中央層級課綱推動之跨系統協作:協作與調適之開展〉。這篇研究作者探討了在複雜的社會治理背景下,教育部如何透過跨系統協作來推動 108 課綱的實施。研究動機源於過去課綱推動過程中出現的整合失落環節,特別是在師資培用與教師專業發展、課程教學研發、課程推動與教學支持,以及評量及評鑑等四個系統上。因此,本研究以 2013 年成立,作為教育部課程治理體系一環,專責進行 108 課綱跨系統協作的「中小學師資課程教學與評量協作中心」為研究對象,透過訪談法蒐集資料,結合協作治理與調適管理的理論框架,探究跨系統協作在課程治理中的實踐與調適過程。研究發現,跨系統協作不僅促進了多元參與者之間的互動與合作,也透過結構性安排與領導實踐,提升了制度的彈性與協作效能。此外,知識互動與社會學習的過程中,展現了不同觀點的融合與互惠,進而促進了課程政策的創新與實施。本研究的價值與貢獻在於揭示了在複雜治理環境下,如何透過跨系統協作與調適管理來有效推動公共政策,特別是課程改革。此外,本研究提供了實踐中促進跨部門協作與調適過程的深入見解,對於未來相關領域的研究與實踐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第二篇是洪詠善所撰〈 地方層級學校課程協作影響要素與模式之探究〉。這篇從課程協作治理的角度,深入探討地方政府與學校如何在 108課綱實施過程中,透過有效的課程協作來促進課程實踐與教師專業發展。研究以臺灣南部的 A 市及其兩所學校作為研究場域,旨在揭示地方層級對學校課綱實踐的影響,並應用「課程協作」概念,參考香港「優質學校改進計劃」的協作模式,透過文件分析、訪談及參與觀察等方法,評估並聚焦學校需求,支援學校在課程教學與學生學習的改進計畫。研究發現,有效的課程協作關係建立在共同的目標、信任和緊密互動上,並且需要清晰的領導方向、共享的目標與願景,以及持續的專業發展支持。跨學校的協作不僅促進了知識與資源的共享,也強化了學校的課程發展與教師專業成長能力。此外,地方政府的支持和資源分配在促進學校間協作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特別是在課程實踐與教師專業發展方面。本研究的價值與貢獻在於,它提供了一個關於如何在地方層級上透過課程協作來推動課程政策的實踐和創新的深入理解。研究強調了組織協作架構的重要性和持續專業發展的必要性,對於學校課程改革和教師專業成長提供了重要的啟示。此外,研究亦凸顯了地方政府在促進學校間協作與支援課程實踐中的關鍵角色,為未來相關領域的研究與實踐提供了寶貴的參考與指南。 第三篇是李文富、陳宏彰、李舜隆及楊宗明共同進行的研究:〈地方層級課程治理之初探性研究:以嘉義市為個案〉。這篇旨在探討地方政府課程治理的驅動因素如何透過課程政策與實踐,以及嘉義市的治理思維和機制。本研究首先對課程治理概念進行梳理,指出課程治理是指政府為達課程目標及意圖,對課程所施加的行為的全部過程。它包括跨層級與跨系統的協作與連結,必須建立能夠整合各組織單位共同推動的治理機制,形成「治理網絡」。此外,課程治理強調協作,建立在共同的願景與價值目標上;其次,本研究發現嘉義市地方層級課程治理的驅動因素主要包括:政黨競爭、《地方制度法》賦予的權限與責任、課綱鬆綁提供的學校本位發展空間,以及解嚴後本土教育浪潮等。這些因素促使地方政府積極參與課程治理,透過教育發展綱領與專案辦公室等機制,統合紛擾的教育理念,引導教育人員的特定思維方式,並在地方治理中促動層級內與層級間的相互作用與協作。本研究的價值與貢獻在於,它提供了對地方層級課程治理實踐的深入了解,尤其是在嘉義市的個案研究中,顯示了地方政府在課程治理中的領導角色與治理策略。此外,研究亦為地方層級課程治理的理論建構與實踐提供了重要參考,對於未來相關領域的研究與實踐具有啟發意義。 專書導讀是由劉韋君所引介《治理核心:學校董事、督學與學校協力同行 》(The Governance Core: School Boards, Superintendents, and Schools Working Together) 一 書。 這本書的兩位作者 D. W. Campbell 與 M.Fullan 分 別 擁 有 豐 富 的 公 立 學 校 背 景 與 國 際 教 育 改 革 的 深 刻 洞 見。Campbell 在加州教育部門的長期服務經歷與 Fullan 對於管理變革的深刻剖析,共同構成了本書的學理基礎。本書從治理心態、連貫性、治理文化、治理工作、治理工具等五大課題入手,深入探討系統思考、策略聚焦、深度學習與態度等四大治理心態主軸的實踐意義。特別強調了地方政府在關注學生學習與福祉、創建優質教學環境上的關鍵角色,同時指出課程治理必須全面考慮學生、家長與教師文化的整體脈絡,進行綜合性思考。本書透過九章的細膩布局,不僅闡述了治理核心的理念,也提供了一系列實踐指南,包括如何建立有效的治理心態、如何面對治理的複雜性與挑戰,以及如何建立一個凝聚、活力充沛的治理團隊。書中提到的岔路口例子,以及如何透過雙向溝通、公開參與、治理團隊的規範與協議來確保有效治理,為讀者提供了具體的操作方向。本書對於課程治理學理與實務的價值與貢獻在於,它不僅強化了教育工作者的治理思維,還提供了一套完整的治理實踐指引與工具,有助我國教育工作者與決策者面對快速變遷的社會環境,關於治理心態的探討,特別是如何平衡不同價值與觀念、建立正面組織文化的見解,為教育治理提供了新的思維方式與策略。 在課程治理專題之外,本期亦收錄一篇張耀宗的研究論文〈日治時期蕃人公學校實科課程發展之探究〉。本研究論文探討了日治時期臺灣原住民公學校實科課程的發展,尤其聚焦於農業科的轉變及其對原住民社區的影響。本研究透過對日治時期官方文件、學校教育法規的分析,揭示了教育政策如何從人力資源的角度出發,培育對國家經濟和產業有用的人才。此外,研究也觸及了蕃人公學校實科課程對學生未來職業選擇的影響,發現大多數畢業生最終仍然選擇從事農業,反映出教育政策與地方社會實際需求之間的連結。總的來說,這篇研究不僅提供了對日治時期臺灣原住民教育政策的深入理解,也展現了教育如何作為一種工具,影響著原住民社區的經濟發展和文化傳承。 全文收錄@Ericdata高等教育知識庫 |
||
202403 (19:1期)期所有篇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