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課程研究 Journal of Curriculum Studies |
|
什麼是跨文化素養呢?不同的學者有不同的視角及論述,例如,Leung等人在2014年的研究中找出了30種模式及300種跨文化素養的個人構念。本期作者之一則建議在中譯時宜區隔cross-culture和inter-culture,很值得學界進一步關注、討論和激盪;另亦有學人表示「跨文化素養」在中文的語意可以同時涵括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文化,雖然不夠「精準」但在中文的「語用」上比較自然;且若仔細探究,每個人的身上均已有複數的文化紋身,端視如何界定文化。從這一個用語的不一致,亦可顯現文化之間的相互討論、相互包容的重要性,另亦進一步彰顯「跨語言」時所面臨的轉譯之背後所涉及的文化面向。 本期第一篇的作者林子斌教授從當前重要政策「雙語教育」來看跨文化素養,語文是文化的重要載體,但作者給出重要提醒——英語能力的增進,僅是提升跨文化溝通發生的可能性,並且是國際化、跨文化素養中的因素之一,絕非唯一。作者並以其豐富的現場觀察指出:臺灣處在雙語教育之嬰兒期,此階段尚未發展茁壯,無法有效地增進跨文化溝通的能力,更難有餘力協助跨文化素養之發展。該文具有「晨鐘」警醒之作用。 第二篇由蔡雅薰教授等三位作者進行國際華語教材之跨文化詞彙分析,該文指出:作為國際華語教師,教學內容應具備全球視角的多元選材,以培養學生比較文化異同的敏感度、促進不同文化之間的理解與包容。惟分析華文語之教材《中學生探世界》,卻呈現跨文化詞彙「超綱詞」比率偏高,百分比介於68.75%∼100%。故該文作者建議,應針對不同類別的跨文化詞彙再次評估,參考該類詞彙於日常生活或書面文章的常用性,以作為教材內詞彙。 第三篇作者王俊斌教授分別從理念建構、課程發展、教師專業及學生學習等不同面向,提出「新多元文化教育」之初步構想,期能找出回應臺灣族群多元與社會異質化變遷之合宜作法,相當具有前瞻性。此外,作者以哲學家的細緻,建議區分「跨文化」(cross)與「文化際」(inter)二者,這是值得社群繼續討論的議題。 第四篇作者周宛青副教授很接地氣地讓我們看見高教現場的國際學生與在地生的互動情形,歸納出臺灣現階段需省思的三大議題,分別是:文化刻板印象、文化敏感度及跨文化學習動機,進而建議加強教師跨文化素養培訓、納跨文化素養為高教核心能力、持續校園國際化等三項。 本期的專書導讀,感謝林柏翰助理教授帶著讀者深入《新比較教育學:理論與研究》乙書,該書在第一章前言與第十章總結之外,全書分兩大篇,第一篇介紹六位比較教育的學者,分別是:F.Schneider、A.M.Kazamias、G.P.Kelly、R.G.Paulston、R.Cowen及M.Carnoy。每章的架構如下:一、生平記事與際遇;二、學經歷以及師承學術淵源;三、理論觀點與研究方法;四、評析;五、結語。第二篇為比較教育主題,包含兩個篇章,分別利用兩個不同的研究議題,兩兩比較學者間的觀點。比較教育學的導讀再次提醒「增加國際理解與互助」之重要性,而本期所彰顯的跨文化素養則是「增加國際理解與互助」的重中之重。 全文收錄@Ericdata高等教育知識庫 |
||
202203 (17:1期)期所有篇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