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研究,202003,(15:1期)-ERICDATA高等教育知識庫
高等教育出版
熱門: 朱丽彬  黃光男  王美玲  王善边  曾瓊瑤  崔雪娟  
首頁 臺灣期刊   學校系所   學協會   民間出版   大陸/海外期刊   政府機關   學校系所   學協會   民間出版   DOI註冊服務
課程研究
 

課程研究
Journal of Curriculum Studies

COVID-19 疫情肆虐下,不僅一般民眾食衣住行備受影響,更甚者,疫苗開發曠日費時、確診與死亡案例遽增,全球經濟發展受損,全球化浪潮推波助瀾,許多行業受創慘重。社會基層百姓得以溫飽、紓困措施及時到位,成為各國政府的首要考驗。學校教育在這樣的劇變衝擊下,絕對不可能置身事外。本期課程研究即針對此百年罕見的重大議題進行探討,邀請專家學者探討課程與教學可以如何從理論、實務層面,勇於回應COVID-19 所帶來的各種挑戰。
楊洲松從瘟疫演化歷史著手,指出瘟疫侵襲時,無論個人自我治理、城市治理、區域治理或國家治理,均備受考驗。以教育來說,確保教育活動如常進行,固然是教育主管機關面對疫情所應採取的必要措施;但同樣必須重視的是,教師如何深刻思考課程與教學的未來性與可能性。以教育哲學而言,危機下的課程與教學觀點,應涵蓋提升數位素養、培育科普素養,以及重視說真話與生命教育素養。作者認為,面對前所未見的疫情,恐慌無濟於事,嚴肅思考解決之道才是正途,而教育更當如此。
洪詠善從一則來自比利時教師的訊息,揭開「停課不停學」的序幕。她認為在疫情影響下,人際相互關懷扶持的心理連結,更為重要。以教育4.0的概念來說,新加坡的SLS 線上學習平臺,企圖培養未來人才所需要的自主學習習慣與能力,此時教師角色將從主要教學者轉變為學習設計、支持與回饋者,家長角色則從監督者轉變為陪伴與共學者。作者提醒,「自主學習」並非自由放任,而是引導學習者回歸自身,同時看見學習者主體、客觀真實世界以及主客觀之間所開展的學習關係與意義。
蔡瑞君同意線上課程模式可以解決教學停擺的燃眉之急,然而,突發疫情造成「不得不」加速推動數位化運動,究竟會帶來哪些影響,有待探討。她透過文獻爬梳,指出相關的軟硬體設備有待普及、線上課程無法適用所有科目與對象、線上與傳統實體二種課程教學模式的轉化有其難度;吾人可以預見疫後世界中,優勢者將持續擁有更多優勢,而且社會公義與私利之間,不容易取得平衡。作者認為,開啟遠距線上學習模式,絕不等同於必然發生真正的自主學習。教師的責任絕不僅止於提升學生課堂知識學習成效,更需引導其成為數位時代中具有批判思考能力、擔負社會責任的數位公民。
不同於前面三篇文章,葉明政以一位基層教師的立場,提出對於線上補課演練、後疫情時代調整課程內容的反思。受到臺灣社會超前部署氛圍的影響,他首先關注的是師生科技設備的近用落差現象;處理COVID-19 問題時,補課與否並非首要考量,而應該是營造一個讓學生相互聯繫、師生共同給予情感援助的線上空間。作者擔心線上補課是否僅停留於追求形式,而不在乎是否發生真正的學習。教育本質的思考應該是:師生能夠透過線上學習找到哪些另類學習的可能性,而非工具性地使用新興科技。

全文收錄@Ericdata高等教育知識庫
202003 (15:1期)期所有篇
教師服務
合作出版
期刊徵稿
聯絡高教
高教FB
讀者服務
圖書目錄
教育期刊
訂購服務
活動訊息
數位服務
高等教育知識庫
國際資料庫收錄
投審稿系統
DOI註冊
線上購買
高點網路書店 
元照網路書店
博客來網路書店
教育資源
教育網站
國際教育網站
關於高教
高教簡介
出版授權
合作單位
知識達 知識達 知識達 知識達 知識達 知識達
版權所有‧轉載必究 Copyright2011 高等教育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務信箱:edubook@edubook.com.tw 台北市館前路 26 號 6 樓 Tel:+886-2-23885899 Fax:+886-2-2389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