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202312,(23:2期)-ERICDATA高等教育知識庫
高等教育出版
熱門: 朱丽彬  崔雪娟  黃光男  王善边  王美玲  黃乃熒  
首頁 臺灣期刊   學校系所   學協會   民間出版   大陸/海外期刊   政府機關   學校系所   學協會   民間出版   DOI註冊服務
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
 

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
Taiwan Journal of Sociology of Education

第一篇文章為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楊巧玲教授所撰寫的〈「社經文化地位不利」國中資優生之「不利」、韌性與機會〉,作者以社經文化不利之資優生作為研究對象,回應教育的「卓越與公平」經典之爭。以個體能動性為核心概念,討論社經文化不利資優生在現行制度下獲得成功的韌性表現。作者警示吾人現行法規定義的社經文化地位不利概念,可能產生的污名效果,而且執行層面往往僅限縮至經濟不利群體之報名費補助,卻缺乏對於社經文化地位的全面理解與反思;因此,家庭經濟條件形成這群資優生們面臨的結構性限制,慶幸的是,即使身處於劣勢地位,家庭支持仍舊是此群資優生的韌性來源,值得注意的是,來自於學校的教師及同儕支持網絡亦能夠補償不足。不過,如何促進各級教育階段有效銜接資優資源,並於學校體制中提供充分資源與鼓勵,以讓不同社經地位條件的學生,皆有相同的機會獲取資優教育,乃是資優教育在未來促進提升共享資源的重要研究命題。

第二篇為輔仁大學影像傳播學系柯妧青專任助理教授所撰寫的〈「互為主體師生關係」的教育學實踐:以東南亞移工自我敘事紀錄片教學為例〉,作者結合批判教育學、多元文化教育與女性觀點之教育理念,將之具體實踐於拍攝移工敘事紀錄片的教學過程。立基於互為主體的師生關係下,透過不斷地提問與對話達到彼此理解與「看見」,開展出女移工對自身多重身分與角色的流動和主體認同;同時,開放師生之間彼此的生命視野和跨越既有界線,以達到差異融合之目標,完成了呈現移工主體性和開放對話的多元影片文本。因此,此一自我敘事的紀錄片,不僅是移工自我察覺與能動性的媒介,也是幫助主流社會「看見」差異的學習載體。從而印證師生互為主體之察覺與反思的實踐性,對於開展拍攝者、被拍攝者及觀看者之間的對話與交流,能發揮重要的引導價值。

第三篇文章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黃鴻文兼任教授及海山高中曾碩彥老師合著之〈教育即文化框限:三位文化人類學者的教育觀點〉,作者從Geertz、Henry及Spindler等三位人類學家的觀點,爬梳文化與教育之間的關係。Geertz將文化視為管控人們行為的基礎,恐將限縮學習內容與人們發展的潛力;Henry指出學習過程存在的文化矛盾,包括學習如何學習亦有變遷的可能、適應新文化與維持舊文化之間的衝突、校園中秩序與創新的對立等現象下,學校成為守舊的體制,導 致學校僅能成為傳 遞與維持文化角色。Spindler在文化限縮學習內容的討論略同於前兩位學者,復又指出文化也有在特定時期將人壓縮至特定社會角色的功能。此三位學者皆揭露了教育受到文化框架之影響,構成了限定教育內涵與學生學習之困境;再者,作者也指出選擇不同教育取徑,能視為是某種文化選擇。提醒吾人當前標舉追求多元文化的並存,以取代關係來思考教育制度之間的文化轉換,卻可能忽略個體所具有的相對主體性,換言之,朝向文化覺醒式的教育實踐,可能是未來值得選擇的應由之途。

全文閱讀@ERICdata高等教育知識庫
202312 (23:2期)期所有篇
教師服務
合作出版
期刊徵稿
聯絡高教
高教FB
讀者服務
圖書目錄
教育期刊
訂購服務
活動訊息
數位服務
高等教育知識庫
國際資料庫收錄
投審稿系統
DOI註冊
線上購買
高點網路書店 
元照網路書店
博客來網路書店
教育資源
教育網站
國際教育網站
關於高教
高教簡介
出版授權
合作單位
知識達 知識達 知識達 知識達 知識達 知識達
版權所有‧轉載必究 Copyright2011 高等教育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務信箱:edubook@edubook.com.tw 台北市館前路 26 號 6 樓 Tel:+886-2-23885899 Fax:+886-2-2389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