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研究,202306,(15:1期)-ERICDATA高等教育知識庫
高等教育出版
熱門: 崔雪娟  黃光男  朱丽彬  王美玲  王善边  黃乃熒  
首頁 臺灣期刊   學校系所   學協會   民間出版   大陸/海外期刊   政府機關   學校系所   學協會   民間出版   DOI註冊服務
生命教育研究

生命教育研究
Journal of Life Education

在〈行為者的意圖影響行為的可允許性嗎?〉一文中,王榮麟副教授深入分析行為者的意圖與行為可允許性之間的關係,即行為者的意圖是否行為可允許性的充分條件或必要條件?一般人在判斷行為是否可允許的時候,通常都是主觀的認知,甚至會對於是否出自善意意圖的行為就是可允許的行為會產生困惑?因為出自善意的行為並不見得會帶來好的結果。在此篇論文中,王榮麟副教授展現其豐富的學養,羅列並深入分析不同的的觀點,包括極端無關論、溫和無關論、極端相關論、溫和相關論以及先知後意的無關論五種立場,其中在闡述善意與惡意的區分,以及相當具有原創性的先知後意的無關論立場,尤其精彩。

而在〈照護機器人的倫理思考〉一文中,林宗德副教授與陳登祥研究生提出非常具有未來性的議題,即如何思考照護機器人帶來的倫理相關課題。當人們開始進入與照護機器人共處的時候,究竟應該從哪些面向看待機器人所扮演的角色呢?甚至照護機器人與人類尊嚴與自主性之間有什麼關係呢?在此篇論文中,林宗德副教授與陳登祥研究生以四個不同的倫理學進路:義務論、原則主義、客觀表列與關懷倫理學闡述這些課題。其中最具有啟發性的部分是欺騙問題,受照護者會被機器人欺騙,主要的因素來自機器人的擬人化設計,會迫使我們思考「人─機器人關係」,這樣的關係對人類的自主性有妨害嗎?正如作者們所言,我們的確需要思考這樣的倫理問題,因為照護本身就是道德活動。

曾瓊瑤副教授在其〈一門通識禪學課程對大學生的啟發與影響〉的論文中,採取質性研究的進路,分析通識禪學課程對大學生產生的影響。我們可以在論文中看見這門課程對修課學生的啟發,透過學生上課心得以及自行創作的書寫,可以看到學生心態上的轉變,開啟了走向自在生命的道路,這是此篇論文的重要貢獻。尤其是在課後訪談的部分,受訪學生能夠清楚地闡釋自己在修課前後對待生命課題的態度有何不同,顯見這門課程的確對學生們產生一些影響,也能夠呼應課程的目標。除此之外,此篇論文也讓我們了解到大學生除了專業的課程之外,同時也需要生命教育的相關課程,讓同學們學習如何思考與面對生命的各項課題。

全文閱讀@ERICdata高等教育知識庫

202306 (15:1期)期所有篇
教師服務
合作出版
期刊徵稿
聯絡高教
高教FB
讀者服務
圖書目錄
教育期刊
訂購服務
活動訊息
數位服務
高等教育知識庫
國際資料庫收錄
投審稿系統
DOI註冊
線上購買
高點網路書店 
元照網路書店
博客來網路書店
教育資源
教育網站
國際教育網站
關於高教
高教簡介
出版授權
合作單位
知識達 知識達 知識達 知識達 知識達 知識達
版權所有‧轉載必究 Copyright2011 高等教育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務信箱:edubook@edubook.com.tw 台北市館前路 26 號 6 樓 Tel:+886-2-23885899 Fax:+886-2-2389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