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研究集刊,202403,(70:1期)-ERICDATA高等教育知識庫
高等教育出版
熱門: 曾瓊瑤  朱丽彬  黃光男  王善边  王美玲  崔雪娟  
首頁 臺灣期刊   學校系所   學協會   民間出版   大陸/海外期刊   政府機關   學校系所   學協會   民間出版   DOI註冊服務
教育研究集刊

教育研究集刊
Bulletin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第一篇為課程與教學領域學術論文,為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吳毓瑩教授與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全觀心理健康中心黃柔嘉諮商心理師合撰之〈班級導師之生涯導向發展性輔導的實踐知識:做人體貼做事用心雙實踐原則〉一文。該篇論文旨在探討班級導師如何在班級運作過程中,針對處於生涯發展成長期的國小學童進行生涯導向的發展性輔導,協助學生探究個體獨特性並為之負責、瞭解生涯發展的變動性並培養適應的彈性、明瞭個體與群體的關係並培養人際互動能力。基於若干理由,該文選擇以前述之第三項目標為研究焦點。該篇論文意在彌補既有學術文獻未見系統性探究國小導師在學生生涯發展上的作為與功能之不足。研究方法與分析上,該篇論文採取實踐知識(practical knowledge)結構層次的架構(意象、實踐原則、實踐規則),關注個案班導(專家教師)在班級生活整體脈絡中的教學實踐歷程,藉由14次計56小時入班現場觀察與17次訪談,詮釋這位資深個案導師在國小學童生涯導向發展性輔導上的實踐層次與內涵,提供讀者相當詳實的案例,以及深具啟發性的實踐知識,以供參考。

第二篇為跨課程與教學及教育哲史兩個領域的學術論文,為國立宜蘭大學通識教育中心鍾鴻銘教授所撰〈探究教學的教育關懷:安默斯特課程方案研究〉。該篇論文運用歷史研究法探討美國在1960年代新社會科運動中源於麻州小鎮安默斯特(Amherst)的歷史科課程改革方案。該課程方案援引J. Bruner(1960)在《教育的過程》(The Process of Education)書中的「探究」概念與學習理論,作為此方案的理論基礎。該方案視學生如同扮演歷史學者的角色,係歷史議題的主動探究者,而非有待被歷史知識所裝填的容受器。安默斯特課程方案以確立歷史中恆存的開放性普遍性問題(如兩難困境、價值衝突),作為編製課程單元的起點,再據此蒐羅相關的歷史材料編製為課程單元。其中,課程材料僅是學生學習的資材與媒介,學生藉由課程材料進行探究、實作歷史(doing history)後的所得才是課程內容。該方案最終無意提供一套完整的套裝課程或教科書,而是發展模組化課程單元,可供教師自由安插進其既有學程中使用。文末,植基於此一方案經驗,作者針對臺灣現行108課綱社會領綱,提出數點建議以為參考。

第三篇為教育政策與行政領域學術論文,為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國際文教與比較教育學系張源泉教授所撰〈德國培訓教師制度之法制化建構及其挑戰與變革〉。該篇文章以業已成為其他國家仿效典範的德國雙元制職業教育(指產業界與職業學校兩端學習場所)為探討主題,特別聚焦探討產業端提供的培訓教師(近似國內所稱業師或業界專家,作為負責學徒培訓工作的靈魂人物)在德國職業教育體系上的法制化建構過程。該文兼以歷史回顧以及文件分析法,進行德國培訓教師體系法制化歷程的爬梳與論析。該文提供的德國職業教育雙元制典範有其相當獨特的歷史發展脈絡,以及環環相扣的諸多制度環節。誠如作者所言,作為一篇比較教育的學術論文,誠然心懷「他山之石,可以攻錯」的借鑑意念,希望能對臺灣職業教育未來發展與變革帶來重大啟示。惟作者也強調,照搬硬套是不可行的,能否有效地借鑑他國的教育制度與措施,實需將孕生此一制度的歷史、社會、文化、政經等背景因素一併納入考量才行。

第四篇為教育哲史領域學術論文,為國立屏東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簡成熙教授所撰〈兩種本真理念對自主性作為教育目的之反思〉。該篇論文著眼於存在主義與社群主義開展的兩種本真(authenticity)理念之意涵,藉以反思英國1960年代以降由R. S. Peters為首的倫敦路線繼承啟蒙理性傳統而高舉自主性(autonomy)作為教育目的之潛在問題。藉此辯論與相互論詰,可望體現教育哲學關於教育目的與教育理想之厚實研討做出的積極貢獻。文末作者以H. G.Frankfurt強調以意志的必然性(volitional necessity)來重構與建立自主性,以及A. Sarid的三個問題作為綜合評論的架構作結。作者重申本真與自主實宜相互吸納,共構人類教育文明的價值。例如臺灣108課綱強調的自主學習方案,如何兼顧自主又不失本真,亦可從教育哲學研究的務本反思中獲益。

本期書評邀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與創新中心葉珍玲助理研究員撰寫〈評介《轉型正義與教育:讓年輕人參與和平建設與和解》〉一文。該書為2015年6月由Georg Eckert國際教科書研究中心及國際轉型正義中心聯合舉辦為期一週的「促進永續和平的教育」國際夏令營的研討成果,由奧斯威辛集中營研究中心渥倫教育政策計畫主任C. Ramírez-Barat與漢堡應用科學大學國際辦公室主任M. Schulze共同編輯而成,總計收錄八篇論文,分成兩部分。第一部分探討教育媒體與材料,如教科書、圖像小說、漫畫、報告書、電影、紀念石、攝影集等,在轉型正義計畫方案中的角色、使用與設計等議題;第二部分探討教育在轉型正義背景下的情境,從行動者與實踐角度切入,探討轉型正義教育的各式實施方式與面臨的挑戰與難題。

全文閱讀@ERICdata高等教育知識庫
202403 (70:1期)期所有篇
教師服務
合作出版
期刊徵稿
聯絡高教
高教FB
讀者服務
圖書目錄
教育期刊
訂購服務
活動訊息
數位服務
高等教育知識庫
國際資料庫收錄
投審稿系統
DOI註冊
線上購買
高點網路書店 
元照網路書店
博客來網路書店
教育資源
教育網站
國際教育網站
關於高教
高教簡介
出版授權
合作單位
知識達 知識達 知識達 知識達 知識達 知識達
版權所有‧轉載必究 Copyright2011 高等教育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務信箱:edubook@edubook.com.tw 台北市館前路 26 號 6 樓 Tel:+886-2-23885899 Fax:+886-2-2389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