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研究集刊,201506,(61:2期)-ERICDATA高等教育知識庫
高等教育出版
熱門: 王善边  崔雪娟  黃光男  朱丽彬  王美玲  黃乃熒  
首頁 臺灣期刊   學校系所   學協會   民間出版   大陸/海外期刊   政府機關   學校系所   學協會   民間出版   DOI註冊服務
教育研究集刊
 

教育研究集刊
Bulletin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本期第一篇張源泉撰寫的〈洪堡與馬太之對決〉一文,以隱喻的對照方式闡述分析德國高等教育從其來有自的均質性傳統轉型(或有人稱為典範轉移)至競爭分化的機制,就是秉承上述的一個明顯例子。但是,德國畢竟就是德國,其地方分治的歷史脈絡、地區均衡發展的法律框架、留校任教禁止的原則,以及不具競爭元素的政府預算編列模式等,使得德國大學的體制在均質性的基礎上出現一種頗似凸型的溫和型分化,而不若美國大學金字塔型一般的分化。德國高等教育的發展圍繞在洪堡與馬太的對決之間,其中的脈絡舉措值得臺灣關心教育改革者深思、借鑒。

第二篇文章是楊宜興撰寫的〈大學智慧資本與研究商業化績效之研究〉,以問卷調查方式探討臺灣的大學在各類智慧資本投入中—人力資本、結構資本與關係資本,其分別對學術研究成果商業化具有不同程度的影響。本文的寫作適足以凸顯出大學的類型,在教學型與研究型大學之外,創業型大學的轉變生成對基礎科學在社會的應用發展,以及提升國家的競爭力上,自有其重要性與貢獻。而這種創業型的發展概念其實也符合大學教學、研究與服務的核心任務與使命,可以說是一種廣義的服務。然而,本研究也發現臺灣的大學其學術創業經驗,多朝向企業育成模式而少能發展學術衍生公司或設立內部創業基金。這對大學管理階層與政府決策制定者饒富啟發之意涵。

第三篇文章是由于富雲與蘇嘉鈴共同撰寫的〈學生試卷建置對於學習成果的影響〉,本研究嘗試以教學實驗方式探究學生試卷建置學習效益。研究目的一在瞭解學生在參與試卷建置線上學習活動後,自然科學習之前後認知、情意與行為表現的差異情形。透過單組前、後測研究設計,並以配對t-test進行分析,本研究發現國小高年級生即具有學生試卷建置的能力,且參與此活動能顯著提升其研讀學科的態度與學習動機,並有利學生自我調整學習改變行為的促動效果。然而,對認知與後設認知策略成效則未達顯著水準。研究目的二則在比較學生出題與學生試卷建置兩種不同出題形式對國小自然科學習之認知(學習成就、認知與後設認知策略)與情意(學科態度與學習動機)之差異。本研究採準實驗方式,並以共變數分析結果,發現學生試卷建置與學生出題在自然科學習成就、認知及情意表現皆未有顯著差異,顯示兩者具相當的學習效果。由於當前教育思潮皆強調,學習乃是一種主動建構的歷程,而學生是否具有自我調整學習策略更是學習成功的關鍵。因此,本研究所關注的學生出題策略此一議題,對教學現場應有具體貢獻。

最後一篇文章,則是卯靜儒針對《未來課程:數位年代的學校知識》(Williamson, 2013)一書所撰寫的書評。此書的作者Ben Williamson任教於蘇格蘭University of Stirling教育學院,他的著述主要包括課程變革、教育政策、數位媒體與學習等領域。本文首先針對全書共八章內容逐一介紹,再評述此書的價值,並指陳其對未來課程領域研究的啟示。卯靜儒指出,課程改變基本上就是一種政治行動,難免持有特定教育目的,也涉及我們對未來的想望,以及我們對於「公民」應該是怎樣的一種想像。然而她認為,本書作者卻以後結構主義的課程社會學角度為未來課程提出一個「離心型」的概念。亦即,在數位年代,課程改革場域不再是官僚式、大政策的課程改革,而是趨於橫向式、網絡連結不同政治中心與非政治權威的軟性課程治理。弔詭的是,在自由開放的變革訴求下,所謂的「人才」定義卻可能因知識經濟的強勢主導力量而傾向於更規格化、更被市場經濟價值所綁架。本文最後羅列出書中所介紹的八個課程案例網址供讀者後續檢索,並提醒教育人員可借助本書作者的角度來擴大理解與反思當前數位時代的教育變革。相信對關心未來課程發展趨勢,以及對科技如何影響教育變革此一議題的讀者,不難發現此一書評是一篇相當實用且富啟示的導讀。

全文閱讀@ERICdata高等教育知識庫
201506 (61:2期)期所有篇
教師服務
合作出版
期刊徵稿
聯絡高教
高教FB
讀者服務
圖書目錄
教育期刊
訂購服務
活動訊息
數位服務
高等教育知識庫
國際資料庫收錄
投審稿系統
DOI註冊
線上購買
高點網路書店 
元照網路書店
博客來網路書店
教育資源
教育網站
國際教育網站
關於高教
高教簡介
出版授權
合作單位
知識達 知識達 知識達 知識達 知識達 知識達
版權所有‧轉載必究 Copyright2011 高等教育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務信箱:edubook@edubook.com.tw 台北市館前路 26 號 6 樓 Tel:+886-2-23885899 Fax:+886-2-2389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