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運動」時期(1915~1925)的人道主義,ERICDATA高等教育知識庫
高等教育出版
熱門: 王善边  崔雪娟  黃光男  朱丽彬  王美玲  黃乃熒  
高等教育出版
首頁 臺灣期刊   學校系所   學協會   民間出版   大陸/海外期刊   政府機關   學校系所   學協會   民間出版   DOI註冊服務
閱讀全文   購買本期
篇名
「新文化運動」時期(1915~1925)的人道主義
並列篇名
"Chinese Humanitarianism in the Period of the May Fourth “New Cultural Movement” (1915-1925)
作者 丘為君
中文摘要
人道主義是五四新文化運動時期一個響亮的口號,是一個召喚新青年熱血的口號,更是一個彰顯新文化運動特色的重要符號。這個符號不僅表現在文學裡,也明顯地表現在整個思想運動裡。不過,標舉人道主義的五四新文化運動時期最重要的特徵,卻對同樣以人道主義作為號召的儒家傳統,做出激烈攻擊與批判;不論是《新青年》雜誌或者是子輩的追隨者《新潮》,都以否定「道德本位主義」的儒家為能事。本文探討新文化運動時期所宣揚的三種人道主義模式:一、作為個人主義的人道主義;二、作為和平主義的人道主義;三、作為博愛主義的人道主義。它試圖在比較大的架構下釐清這個概念,討論人道主義在啟蒙運動裡的角色與意義,並探索它與外國文化之間的關聯。
英文摘要
Chinese humanitarianism was a thrilling slogan in the period of the May Fourth “New Cultural Movement” from 1915 to 1925; it was not only a fiery-spirited slogan for calling young people, but also a significant mark manifesting the main characters of “New Cultural Movement”. Clearly, this mark performed on both literature and the intellectual movement. Humanitarianism of the May Fourth “New Cultural Movement” strongly criticized and attacked the traditional humanitarianism of Confucianism by publishing the New Youth magazine and the Renaissance magazine; it entirely negated moralism-based Confucian tradition. This paper attempts to explore three models of humanitarianism during the period of “New Cultural Movement”: the model of individualism, the model of pacifism, and the model of philanthropism. This paper also tries to clarify this concept by a larger framework, to discuss the role and meaning of humanitarianism in the Enlightenment, and to explore its connection with foreign cultures.
起訖頁 001-035
關鍵詞 人的發現人道主義和平主義個人主義博愛主義the discovery of human beingHumanitarianismPacifismIndividualismPhilanthropism
刊名 師大學報  
期數 202103 (66:1期)
出版單位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該期刊
下一篇
至道不可以情求──論《列子.力命》力與命的衝突與超越

高等教育知識庫  閱讀計畫  教育研究月刊  新書優惠  

教師服務
合作出版
期刊徵稿
聯絡高教
高教FB
讀者服務
圖書目錄
教育期刊
訂購服務
活動訊息
數位服務
高等教育知識庫
國際資料庫收錄
投審稿系統
DOI註冊
線上購買
高點網路書店 
元照網路書店
博客來網路書店
教育資源
教育網站
國際教育網站
關於高教
高教簡介
出版授權
合作單位
知識達 知識達 知識達 知識達 知識達 知識達
版權所有‧轉載必究 Copyright2011 高等教育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務信箱:edubook@edubook.com.tw 台北市館前路 26 號 6 樓 Tel:+886-2-23885899 Fax:+886-2-2389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