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行為治療取向應用於國小社會與情緒學習(SEL)之探討,ERICDATA高等教育知識庫
高等教育出版
熱門: 朱丽彬  黃光男  王美玲  王善边  曾瓊瑤  崔雪娟  
高等教育出版
首頁 臺灣期刊   學校系所   學協會   民間出版   大陸/海外期刊   政府機關   學校系所   學協會   民間出版   DOI註冊服務

高等教育知識庫  新書優惠  教育研究月刊  全球重要資料庫收錄  

篇名
認知行為治療取向應用於國小社會與情緒學習(SEL)之探討
並列篇名
The Exploration of the Application of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Approach in Elementary School 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
作者 許淳茗
中文摘要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02年發布社交與情緒課程實施原則,全球140個國家已將社交與情緒學習(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 SEL)列入正式課綱。社會與情緒學習成為全球教育趨勢,其目的為發展學生的五大能力─自我覺察、自我管理、社會覺察、人際技巧以及做負責任的決定。國內108課綱目前將社會與情緒學習納入國小綜合活動領域,課程及輔導方案設計如雨後春筍,其中不少是融合心理學認知行為治療取向(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CBT)。廣義的認知行為治療取向,包括理性情緒行為治療(rational emotive behavior therapy, REBT)、認知治療(cognitive therapy, CT)、優勢基礎認知行為治療(strengths-based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SB-CBT)和認知行為矯治(cognitive behavior modification, CBM)等學派,其基本假設是:心理困擾通常來自於認知歷程,焦點皆放在挑戰認知,促成情感和行為的改變,應用於國小社會與情緒學習方案目標在建立兒童「理性信念」和學習改變「認知扭曲」。1980年代後期發展第三波認知行為治療,納入正念(Mindfulness)靜觀等概念,引導學生從自我覺察與情緒調節、衝動控制,進一步學會覺察他人,並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本文透過理論、課程內容分析與相關研究文獻,進一步探究認知行為治療應用於國小社會與情緒學習方案之設計與其效果。
起訖頁 1-10
關鍵詞 認知行為治療社會與情緒學習國小
刊名 輔導季刊  
期數 202503 (61:1期)
出版單位 台灣輔導與諮商學會
該期刊
下一篇
阿德勒心理學派取向運用於校園懼學輔導工作之探究──以國小中年級案例舉隅

教師服務
合作出版
期刊徵稿
聯絡高教
高教FB
讀者服務
圖書目錄
教育期刊
訂購服務
活動訊息
數位服務
高等教育知識庫
國際資料庫收錄
投審稿系統
DOI註冊
線上購買
高點網路書店 
元照網路書店
博客來網路書店
教育資源
教育網站
國際教育網站
關於高教
高教簡介
出版授權
合作單位
知識達 知識達 知識達 知識達 知識達 知識達
版權所有‧轉載必究 Copyright2011 高等教育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務信箱:edubook@edubook.com.tw 台北市館前路 26 號 6 樓 Tel:+886-2-23885899 Fax:+886-2-2389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