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gg及Bruner社會領域課程改革經驗的啟示,ERICDATA高等教育知識庫
高等教育出版
熱門: 王善边  崔雪娟  黃光男  朱丽彬  王美玲  黃乃熒  
高等教育出版
首頁 臺灣期刊   學校系所   學協會   民間出版   大陸/海外期刊   政府機關   學校系所   學協會   民間出版   DOI註冊服務
閱讀全文   購買本期
篇名
Rugg及Bruner社會領域課程改革經驗的啟示
並列篇名
Learning from Rugg's and Bruner's Curriculum Reforms in Social Studies
作者 單文經
中文摘要
1916年,美國的中小學才開始設有以社會為名的學習領域或學科。過去,與社會領域課程相關的學科主要為歷史,一般中小學社會領域課程也以開設歷史科者為最普遍,間或有開設地理或是公民政府者。然而,社會領域的課程究應以增進學生的社會科學知能為目的,抑或以提昇其社會探究能力為目的,始終未有定論;又,該一領域的課程究應以學科知識為其組織的核心,抑或以議題中心為其組織的重點,變異亦時有所聞。若將持前一觀點者稱為傳統論者,則持後一觀點者或可稱為革新論者。本文的主旨即在以美國二位革新論者H. Rugg及J. S. Bruner分別在1930年代和1960年代,所領導的社會領域課程改革運動為對象,梳理其來龍去脈,評估其改革成效,期能歸納其啟示。
英文摘要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lessons we can learn from the curriculum reform in social studies initiated by two progressive scholars, Harold Rugg and Jerome S. Bruner. In the 1930s, Rugg and his colleagues developed a set of social studies textbooks focusing on the fundamental problems faced by Americans. In the1960s, Bruner led a research team in the construction of a multi-media based curriculum, “Man: A Course of Study.” These two programs of social studies curriculum reform, although both widely acclaimed by the American educational community at the time, did not last long because they provoked controversy among politicians and in the American public. Several implications of this for Taiwan’s recent curriculum reform in social studies are suggested.
起訖頁 1-30
關鍵詞 社會領域課程改革革新論者RuggBrunerHarold ruggJerome brunerSocial studiesCurriculum reform
刊名 教育研究集刊  
期數 200503 (51:1期)
出版單位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該期刊
下一篇
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借鏡美國經驗,反思臺灣發展

高等教育知識庫  閱讀計畫  教育研究月刊  新書優惠  

教師服務
合作出版
期刊徵稿
聯絡高教
高教FB
讀者服務
圖書目錄
教育期刊
訂購服務
活動訊息
數位服務
高等教育知識庫
國際資料庫收錄
投審稿系統
DOI註冊
線上購買
高點網路書店 
元照網路書店
博客來網路書店
教育資源
教育網站
國際教育網站
關於高教
高教簡介
出版授權
合作單位
知識達 知識達 知識達 知識達 知識達 知識達
版權所有‧轉載必究 Copyright2011 高等教育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務信箱:edubook@edubook.com.tw 台北市館前路 26 號 6 樓 Tel:+886-2-23885899 Fax:+886-2-2389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