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伯瑪斯-魯曼-爭論」之初探,ERICDATA高等教育知識庫
高等教育出版
熱門: 朱丽彬  黃光男  王美玲  王善边  曾瓊瑤  崔雪娟  
高等教育出版
首頁 臺灣期刊   學校系所   學協會   民間出版   大陸/海外期刊   政府機關   學校系所   學協會   民間出版   DOI註冊服務
閱讀全文
篇名
「哈伯瑪斯-魯曼-爭論」之初探
並列篇名
A Study on "Habermas- Luhmann-Controversy"
作者 黃鉦堤
中文摘要
「哈伯瑪斯-魯曼-爭論」(Habermas-Luhmann-Controversy)從1971年開始至1998年魯曼過世為止。此爭論可被視為「溝通行動理論」和「系統理論」之間的「爭霸戰」,其中涉及社會科學在後設理論上的七項環環相扣議題的不同理解:一是,學術與社會學;二是,社會與系統;三是,社會研究的出發點,四是,真理、主體與理性;五是,溝通理性與溝通;六是,語言與意義;七是,對於理想言談情境的評價。本文的論述要旨有二:其一說明此爭論的兩階段內容、差異要點與勢力消長,其二指明此爭論是因兩人觀察盲點不同所致。
英文摘要
The "Habermas-Luhmann-Controversy" started from 1971 and ended in 1998.It can be regarded as a biggest battle between action theory and system theory in social science in German. It referred to two totally different models on seven closely linked topics in meta-theoretical field. This can be seen in the following seven terms: first, science and sociology; second, society and system; third, starting point of social research; fourth, truth, subject and rationality; fifth, communicative rationality and communication; sixth, language and meaning; seventh, the evaluation on the ideal speech situation. The gist of this article has two points. One is to describe and explain this controversy, the other is to specify the blind spot as its cause.
起訖頁 001-031
關鍵詞 哈伯瑪斯-魯曼-爭論後設理論溝通觀察盲點Habermas-Luhmann-Controversy metatheorycommunicationblind spot
刊名 社會研究學報  
期數 201610 (2:2期)
出版單位 國立臺南大學
DOI 10.3966/241142432016100202001   複製DOI
QR Code
該期刊
下一篇
委員會委員角色評估之研究:以全民健康保險會為初探案例

高等教育知識庫  新書優惠  教育研究月刊  全球重要資料庫收錄  

教師服務
合作出版
期刊徵稿
聯絡高教
高教FB
讀者服務
圖書目錄
教育期刊
訂購服務
活動訊息
數位服務
高等教育知識庫
國際資料庫收錄
投審稿系統
DOI註冊
線上購買
高點網路書店 
元照網路書店
博客來網路書店
教育資源
教育網站
國際教育網站
關於高教
高教簡介
出版授權
合作單位
知識達 知識達 知識達 知識達 知識達 知識達
版權所有‧轉載必究 Copyright2011 高等教育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務信箱:edubook@edubook.com.tw 台北市館前路 26 號 6 樓 Tel:+886-2-23885899 Fax:+886-2-2389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