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網路言論的界線:以美國校園言論自由案例分析為例,ERICDATA高等教育知識庫
高等教育出版
熱門: 王善边  崔雪娟  黃光男  朱丽彬  王美玲  黃乃熒  
高等教育出版
首頁 臺灣期刊   學校系所   學協會   民間出版   大陸/海外期刊   政府機關   學校系所   學協會   民間出版   DOI註冊服務
閱讀全文   購買本期
篇名
大學生網路言論的界線:以美國校園言論自由案例分析為例   免費試閱
並列篇名
Boundary of University Student Cyberspeech: Reference from the Case Analysis of the Freedom of Campus Speech in the United States
作者 謝紫菱
中文摘要
由於大學生使用網路發表言論的比例日益增加,而大學基於教育目的需要對學生言論有所規範,但可能因此產生大學自治權與學生言論自由權衝突的情形。本文綜合分析美國法界對於校園言論自由的保護與判斷標準,以及臺灣憲法與大法官釋字對於言論自由的保障,結果發現,雖然臺灣法界對於校園言論保障上並無相關判例,但對於言論自由維護的精神與美國仍有一致性,也就是臺灣的法律規範中,亦含有美國校園言論保障所提出的「雙階理論」(Two Level Theory)、廷克測試(Tinker test)與公共論壇(public forum)的精神,且學校對於大學生的言論理應給予相對於國、高中生言論較大的容忍。惟若要將這些要點運用到網路言論上,會遭遇網路言論的跨界性,而增加了校園管轄權判斷的複雜度。本文建議,各大學應重新檢視學校對於學生網路言論的規範,並且要建立處理網路不當言論的原則與標準程序,兼顧大學自治權與學生言論權的平衡。
英文摘要
With the increase of cyberspeech among university students, university administrators face challenges to regulate student speech, which may cause the conflict with values of student speech right and university autonomy. This study analyzes standards for freedom of campus speech in legal cases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related legal interpretation in Taiwan’s constitution and grand justices. This study found that there are no legal cases about university student cyberspeech in Taiwan, but both Taiwan and United States have similar spirit of free speech protection such as the rules of the two level theory and Tinker test. In addition, understand that their students have the right to enjoy more speech freedom than K-12 student speech. However, student cyberspeech is still a confused area of law, because student’s cyberspeech on the Internet is not within the jurisdiction of the campus. This study suggests that university administrators have to review regulations of student cyberspeech and establish principles and processes to handle student inappropriate cyberspeech. By doing so, universities can balance university autonomy and student speech right.
起訖頁 067-095
關鍵詞 言論自由高等教育網路言論freedom of speechhigher educationcyberspeech
刊名 教育研究集刊  
期數 201606 (62:2期)
出版單位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DOI 10.3966/102887082016066202003   複製DOI
QR Code
該期刊
上一篇
評析德國教育學者P. Petersen(1884-1952)耶納計畫學校的理論與實踐
該期刊
下一篇
教育、接觸和動員的社會資本與地位取得

高等教育知識庫  閱讀計畫  教育研究月刊  新書優惠  

教師服務
合作出版
期刊徵稿
聯絡高教
高教FB
讀者服務
圖書目錄
教育期刊
訂購服務
活動訊息
數位服務
高等教育知識庫
國際資料庫收錄
投審稿系統
DOI註冊
線上購買
高點網路書店 
元照網路書店
博客來網路書店
教育資源
教育網站
國際教育網站
關於高教
高教簡介
出版授權
合作單位
知識達 知識達 知識達 知識達 知識達 知識達
版權所有‧轉載必究 Copyright2011 高等教育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務信箱:edubook@edubook.com.tw 台北市館前路 26 號 6 樓 Tel:+886-2-23885899 Fax:+886-2-2389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