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權做為動詞學生自治做為方法--學生自治的為何與如何,ERICDATA高等教育知識庫
高等教育出版
熱門: 崔雪娟  黃光男  朱丽彬  王善边  王美玲  黃乃熒  
高等教育出版
首頁 臺灣期刊   學校系所   學協會   民間出版   大陸/海外期刊   政府機關   學校系所   學協會   民間出版   DOI註冊服務
篇名
學權做為動詞學生自治做為方法--學生自治的為何與如何
作者 凃峻清
中文摘要
「學生自治」的概念在近年快速出現、成長。然而學生自治到底目的為何、追求什麼,卻是相當模糊。本文試圖從學生主體性的上升,學生自治出現的脈絡,及其形成的基礎來探討,並回答學生自治如何運作、為何運作的問題。學生自治是為了更好的校園生活,而也唯有透過學生自治,可以朝向這個目標邁進。在過去的社會,年紀較小的人被視為其中一種的勞動力,而不是需要教育的青少年。隨著近現代化的歷程,青少年逐漸被創造、被看見,成為一群具有特殊性質的社會類屬,而如何培養、教育這些人,也就成為了教育的重要目的。在這個過程中,青少年到學生的主體性逐漸出現,教育的目的也出現轉向,而這些都是社會建構的結果,而非自然而然如此的。台灣的近代教育始於日本時代,兼具殖民性與近代性的教育體制,著重基礎教育,並以職業教育優先,對於台人與日人採取差別待遇,且就學率不高,有限度的培養人民成為順服的勞動力。國民政府來台後台灣隨即戒嚴與動員戡亂,台灣社會被武裝化與軍事化,校園亦然,黨國體制與社會控制深入校園,以高中為例,教官除了負責掌控校園秩序,還負責吸收黨員。這樣的權力關係不只存在於師生之間,反之亦然,校園黨部亦有佈建職業學生以紀錄與通報教員,在學校裡形成了黨國與戒嚴的有力社會控制,維持穩定的結構。
起訖頁 72-76
刊名 人本教育札記  
期數 201808 (350期)
出版單位 人本教育文教基金會
該期刊
上一篇
演員的挑戰--專訪契訶夫讀劇計畫主持人陳佳穗
該期刊
下一篇
西港刈香異聞──這兩百年來香科的奇異事件

高等教育知識庫  閱讀計畫  教育研究月刊  新書優惠  

教師服務
合作出版
期刊徵稿
聯絡高教
高教FB
讀者服務
圖書目錄
教育期刊
訂購服務
活動訊息
數位服務
高等教育知識庫
國際資料庫收錄
投審稿系統
DOI註冊
線上購買
高點網路書店 
元照網路書店
博客來網路書店
教育資源
教育網站
國際教育網站
關於高教
高教簡介
出版授權
合作單位
知識達 知識達 知識達 知識達 知識達 知識達
版權所有‧轉載必究 Copyright2011 高等教育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務信箱:edubook@edubook.com.tw 台北市館前路 26 號 6 樓 Tel:+886-2-23885899 Fax:+886-2-2389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