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藝術的主體性與全球化現象--從數位交往平台的觀點論起,ERICDATA高等教育知識庫
高等教育出版
熱門: 朱丽彬  黃光男  王美玲  王善边  曾瓊瑤  崔雪娟  
高等教育出版
首頁 臺灣期刊   學校系所   學協會   民間出版   大陸/海外期刊   政府機關   學校系所   學協會   民間出版   DOI註冊服務
閱讀全文
篇名
台灣藝術的主體性與全球化現象--從數位交往平台的觀點論起
並列篇名
The Subjectivity Of Arts In Taiwan And The Phenomenon Of The Globalization - From The Viewpoint Of The Digital Interchanging Platform
作者 王人英
中文摘要
來自工業技術社會的現代性徵兆,科學技術的更新改變了人類的感官系統,感受模式的改變,說明了社會變遷的過程,社會變遷造成過往美感經驗與文明記憶的消泯,班雅明名之為「靈光消逝」,靈光消逝同時意味開啟一個新的年代。台灣1987 年解嚴前後由於前衛運動激烈的思想和言論變革,大眾傳媒與科技資訊成為迫切的需求,與西方科技潮流迅速連線;1995年網路元年後邁向全球數位平台的文化階段,高科技的新媒體藝術成為重要的表現形式之一,掀起新一波狂瀾。高科技時代藝術家追尋新的文化靈光,在全球性經濟結構的文化交往過程中,創造出新的文化記憶;並架起一個我們、世界、當下和歷史交往的數位平台,於全球網脈中尋繹台灣主體的位置。
英文摘要
The modernity shown in industrial and technological society and the update of scientific technology have changed the human's sensation. The change of human's sensation explained the changes of the social transition, which caused a diminish of the past aesthetic experience and civilization memory. Benjamin called it as 'Laperte de L'aura,' which also meant a introduction of a new era. In 1987, about the lifting the curfew in Taiwan, due to the dramatic thoughts and speech revolution caused by avant-gardism, public media and technological information, by which a link to the western technological current can be established, was widely demanded. In 1995, the first year of a network world, we entered a cultural stage of global digitalized platform. New Medial Art companied with high technology wa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methods to demonstrate. It made a strong current. The artists in the new technology era pursued new L'aura of culture and created new cultural memory in the process of cultural exchanging on a base of global economic structure, and established a digital platform in which we and the presence were communicated with the world and history, respectively. in the global network, the position of Taiwan was pursued.
起訖頁 45-76
關鍵詞 主體性自主性全球化數位藝術數位交往平臺前衛SubjectivityAutonomyGlobalizationDigital artThe digital interchanging platformAvant-garde
刊名 藝術研究學報  
期數 200810 (1:2期)
出版單位 國立臺南大學藝術學院
該期刊
上一篇
淺談毛奇齡之音樂美學
該期刊
下一篇
實景合成3D動畫擬真關鍵之創作研究

高等教育知識庫  新書優惠  教育研究月刊  全球重要資料庫收錄  

教師服務
合作出版
期刊徵稿
聯絡高教
高教FB
讀者服務
圖書目錄
教育期刊
訂購服務
活動訊息
數位服務
高等教育知識庫
國際資料庫收錄
投審稿系統
DOI註冊
線上購買
高點網路書店 
元照網路書店
博客來網路書店
教育資源
教育網站
國際教育網站
關於高教
高教簡介
出版授權
合作單位
知識達 知識達 知識達 知識達 知識達 知識達
版權所有‧轉載必究 Copyright2011 高等教育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務信箱:edubook@edubook.com.tw 台北市館前路 26 號 6 樓 Tel:+886-2-23885899 Fax:+886-2-2389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