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篇名 | 
							《聊齋誌異》商人題材及其內在意蘊
							
							 | 
|---|---|
| 作者 | 費臻懿 | 
| 中文摘要 | 《聊齋誌異》雖是一本以傳奇之法寫其志怪的文言小說,但由於題材豐富(共有494篇),再加上蒲松齡長期與中下層社會的接觸,所出身之地亦是明清十大商幫中山東商幫之所在,商業經濟之發展自然會成為社會觀察者的小說家作品中的題材。據筆者以及參酌一些學者的統計,《聊齋誌異》中以商人為主要題材或是提到相關的商業活動的作品,大致佔了該書四分之一強的篇幅,數量不可謂不多,因此足以由其對商人的描寫歸納出某些內涵或特質。由於作品數量頗多且樣貌多元,本文將探析此題材所呈現出的內在意蘊。 | 
| 起訖頁 | 38-54 | 
| 關鍵詞 | 聊齋誌異、商人題材、主題、蒲松齡、小說、Liaozhai Zhiy、Merchant theme、Subject、Pu, Song-ling、Novel | 
| 刊名 | 人文社會科學研究 | 
| 期數 | 201006 (4:2期) | 
| 出版單位 |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院 | 
| 該期刊上一篇 | 工作整合型社會企業的角色與功能--臺灣與香港的比較分析 |